[实用新型]挡座固定U形件下料成型级进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08008.0 | 申请日: | 2019-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3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 发明(设计)人: | 胡朝富;张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隆发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凹模板 上夹板 止挡板 上板 成型 从上至下 导正柱 贯通孔 上模座 上脱板 下模座 挡座 导正 下板 下料 操作者安全 成型凹模 缓冲弹簧 换模操作 加工效率 模具成本 人工成本 一套模具 级进模 碰伤 匹配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座固定U形件下料成型级进模,包括上模座、上板、上夹板、止挡板、上脱板、凹模板、下板和下模座,上模座、上板、上夹板、止挡板、上脱板按从上至下分布并固定连接成整体且一侧设有导正贯通孔,上板、上夹板、止挡板之间设有缓冲弹簧,凹模板一侧设有成型凹模,凹模板、下板、下模座按从上至下分布并连接成整体且一侧设有导正柱,导正柱与导正贯通孔结构尺寸及位置完全对应匹配;成型切断合二为一无需两次加工,加工效率高,无需人工转移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不易碰伤操作者安全隐患小,一套模具即可模具成本低,无需换模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挡座固定U形件加工的下料成型级进模。
背景技术
挡座固定U形件(如图3所示)传统的加工方法是通过工程模实现的,工程模需要分两次完成,需要两套模具,采用工程模加工可以满足一定的生产需求,但是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分两次完成加工效率低,需人工转移劳动强度大,易碰伤操作者安全隐患大,人工成本高,两套模具完成模具成本高,更换模具麻烦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完成加工效率高、无需人工转移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不易碰伤操作者安全隐患小、模具成本低、无需更换模具操作简单的挡座固定U形件下料成型级进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分两次加工效率低、人工转移劳动强度大、易碰伤操作者安全隐患大、人工成本高、两套模具模具成本高、更换模具麻烦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挡座固定U形件下料成型级进模,包括上模座、上板、上夹板、止挡板、上脱板、凹模板、下板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板、上夹板、止挡板、上脱板按从上至下分布并通过螺栓锁紧固定连接成整体且一侧设有导正贯通孔,所述上板、上夹板、止挡板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凹模板一侧设有成型凹模且与待成型产品结构、尺寸完全一致,所述凹模板、下板、下模座按从上至下分布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成整体且一侧设有导正柱,所述导正柱与导正贯通孔结构尺寸及位置完全对应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成型切断合二为一无需两次加工,加工效率高,无需人工转移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不易碰伤操作者安全隐患小,一套模具即可模具成本低,无需换模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开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合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为产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一种挡座固定U形件下料成型级进模,包括上模座1、上板2、上夹板3、止挡板4、上脱板5、凹模板6、下板7和下模座8,所述上模座1、上板2、上夹板3、止挡板4、上脱板5按从上至下分布并通过螺栓锁紧固定连接成整体且一侧设有导正贯通孔11,所述上板2、上夹板3、止挡板4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2,通过缓冲弹簧对上模部分进行保护,防止上模损坏,所述凹模板6一侧设有成型凹模且与待成型产品结构、尺寸完全一致,通过成型凹模完成成型作业,成型完成后上模部分进行向下运动完成切断,这也就是合模的过程(如图2所示),所述凹模板6、下板7、下模座8按从上至下分布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成整体且一侧设有导正柱13,所述导正柱13与导正贯通孔11结构尺寸及位置完全对应匹配,通过导正保证合模开模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成型切断合二为一无需两次加工,加工效率高,无需人工转移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不易碰伤操作者安全隐患小,一套模具即可模具成本低,无需换模操作简单方便。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隆发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隆发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080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