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湿两用中小型土壤动物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03067.9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6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亮;潘成臣;杨淇越;赵文智;罗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7B1/00 | 分类号: | B07B1/00;G05D23/19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曹向东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盛样器 分离装置 隔板 本实用新型 分离组件 干湿两用 土壤动物 分离漏斗 干湿分离 高度可调 工作效率 温控组件 自动控温 光热源 收集瓶 采样 环刀 预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湿两用中小型土壤动物分离装置,包括箱体(1),设在所述箱体(1)上部的数个光热源(7),设在所述箱体(1)中部高度可调的隔板(3),设在所述隔板(3)上的数个分离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箱体(1)内部温度控制在预设温度范围内的温控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分离漏斗(10)、盛样器(9)以及动物收集瓶(11),所述盛样器(9)包括湿生盛样器和干生盛样器,两者均呈环刀状。本实用新型分离装置具备干湿分离两种功能和自动控温功能,在采样、分离方面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动物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湿两用中小型土壤动物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分,它们与微生物一起组成碎屑和微小食物网,控制着物质循环和养分流动过程。而土壤生态学发展又与土壤动物分离技术紧密相关。
在土壤动物分离实践中,会依据不同的土壤动物个体大小和生活习性,选择不同的收集分离方法。对于大型土壤动物(比如蜘蛛、多足类、环节类动物和昆虫幼虫),通常使用手捡法、陷阱法和大型烘虫漏斗来分离;对于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大小从100微米到几个毫米,主要包括线虫纲、螨类、弹尾纲、综合纲、原尾纲、双尾纲、少足纲、蜈蚣、马陆和一些个体较小的昆虫,通常使用干湿漏斗分离器、蔗糖离心分离、浅盘法、陷阱和浮选法等。
由于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扁小,其分离技术一直是制约土壤动物学研究的难点。比如,蔗糖离心分离线虫和浮选分离中小型节肢动物需要在试验室内进行,二者对分离设备和人员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一般的实验室难以满足实验需求。干湿漏斗分离器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这是一种制作容易、造假低和方便使用的一种方法,这种装置使用简单可以批量制作,短期内能处理大批土壤样品,适用于大尺度和大区域的调查研究。然而,目前很多分离装置的设计仅仅依据原理做了一些改进,忽略了取样数量、分离时间和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等样品属性不同对其分离效率的影响,这导致一些装置无法在其它区域使用。或是展开土壤动物群落系统调查时,通常需要几套设备(干湿漏斗分离器)配合使用,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
另外,过干或过湿的土壤或凋落物样品均采用同样的设备分离,会因温度过高和升温速度过快导致一些迁移能力弱的动物无法迁出降低收集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而会影响试验结果。近年,也有一些实验室采用自然风干干漏斗分离器,但分离周期需要一到二周,无法短期批量处理大批样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湿两用中小型土壤动物分离装置,其具备干湿分离两种功能和自动控温功能,在采样、分离方面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中小型土壤动物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包括箱体,设在所述箱体上部的数个光热源,设在所述箱体中部高度可调的隔板,设在所述隔板上的数个分离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箱体内部温度控制在预设温度范围内的温控组件;
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分离漏斗、设在所述分离漏斗斗体内部的盛样器以及设在所述分离漏斗颈部下方的动物收集瓶;所述分离漏斗内部具有支撑所述盛样器的带网孔板;
其中,所述盛样器包括湿生盛样器和干生盛样器,两者均呈环刀状且所述湿生盛样器周壁上设有开孔;所述分离漏斗分为湿生分离漏斗和干生分离漏斗。
优选的,所述分离漏斗为漏斗颈上设有挡水阀门的漏斗,使用时所述挡水阀门关闭所述分离漏斗当做湿生分离漏斗使用,所述挡水阀门打开所述分离漏斗当做干生分离漏斗使用。
优选的,所述分离漏斗具体为玻璃漏斗,所述带网孔板为玻璃板。
优选的,该分离装置还包括样品颗粒阻隔层,用于在所述盛样器采集样品后包裹住样品。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上对称设有高度调节插件,所述高度调节插件沿竖向开设有插孔;所述隔板通过两端插在不同位置的插孔内实现高度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030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能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子商务物流用的分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