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pring cloud的微服务构建方法及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5792.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3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汪茹洋;林皓;李继鸿;吴迪;戴相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公安科研中心;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李飞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pring cloud 微服 构建 方法 架构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spring cloud的微服务构建方法及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微服务的合并信息;将入参转换成http请求信息;其中,所述入参表示合并的所述微服务之间调用的参数;将feign组件的路由配置和所调用的controller层的路由配置关联;基于所述http请求信息,构造springmvc参数,路由到所调用的controller层方法,进而完成调用。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在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下对已经划分好的微服务进行合并。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服务划分问题,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发展,计算量的变化合理的规划微服务,改变微服务的组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服务架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spring cloud的微服务构建方法,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系统复杂度越来越高,处理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单体架构在规模比较小的情况下工作情况良好,但是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它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规模扩大对系统的水平扩展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微服务应用应运而生。而所谓微服务,就是以较小的功能集作为独立的服务进行部署,模块间调用通过服务调用完成。当前比较流行的微服务架构就有spring cloud,其中关键的服务间调用方法是通过feign组件完成。
从单体应用到微服务应用,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是服务划分的粒度需要到什么程度,多小算是微服务。而对于中小型公司,既想利用微服务的优势,又担心服务划分带来的运维维护成本。服务划分粒度不够,没有达到微服务带来的水平扩展能力;服务划分太细,有些多余的划分,又会增加维护和运营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pring cloud的微服务构建方法,springcloud微服务架构,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以改善目前微服务无法合理划分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spring cloud的微服务构建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多个微服务的合并信息;将入参转换成http请求信息;所述入参表示合并的所述微服务之间调用的参数;将feign组件的路由配置和所调用的controller的层路由配置关联;基于所述http请求信息,构造springmvc参数,路由到所调用的controller层方法,进而完成调用。
在本申请中,将微服务进行合并,通过将入参转换成http请求信息,再将feign组件的路由配置和所调用的controller层路由配置关联,最后基于http请求信息,构造springmvc参数,路由到所调用的controller层方法,进而完成了合并后的微服务之间的调用。实现了在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下对已经划分好的微服务进行合并。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服务划分问题,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发展,计算量的变化合理的规划微服务,改变微服务的组成。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以下步骤对多个所述微服务进行合并:确定一个所述微服务作为主服务,将需要合并的其他所述微服务的依赖关系添加到所述主服务,并声明多个所述微服务的合并信息。
在本申请中,通过确定一个微服务作为主服务,将需要合并的其他微服务的依赖关系添加到主服务,并声明多个微服务的合并信息,进而实现了微服务之间的合并。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以下步骤对合并的多个所述微服务进行拆分:将与所述主服务存在依赖关系的所述微服务删除,并声明所述微服务的拆分信息。
在本申请中,通过将与主服务存在依赖关系的微服务删除,并声明微服务的拆分信息。进而实现了合并后的微服务的拆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服务架构中的微服务划分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公安科研中心;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公安科研中心;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57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