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热式电采暖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5468.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6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马龙飞;李海涛;姚斌;丁屹峰;陆斯悦;张禄;徐蕙;王培祎;宫成;陈建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采暖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热式电采暖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蓄热式电暖器的负荷需求模型,确定目标用户使用蓄热式电暖器时所需的供热负荷;控制蓄热式电暖器在蓄热时段启动并加热预定时长,在非蓄热时段基于所需的供热负荷进行放热,并将剩余的电能以热能形式进行储存。本发明解决了目前不能满足用户自己期望的温度,同时由于其控制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多,规律较复杂,故在控制方面无法做到简单直观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蓄热式电采暖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采暖器领域的不断发展,作为激励型需求响应策略中较简单实用的一种,直接负荷控制(DLC)策略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和研究。但该策略对被控制负荷有要求,即一般只适合对普通居民或者规模较小的商业用户使用,并且其受控负荷的供电服务质量不会因短时间的停电而造成太大的影响,如空调、蓄热式电暖器、空气源热泵等具有热量存储能力的负荷一般可满足该要求。通常针对参与控制策略的用户,用电公司可能会设置相应的补偿电价以促进用户主动参与。
直接负荷控制的特点。第一,能够快速地对负荷削减的指令进行响应,并且响应的时间通常小于15min;第二,在减小负荷的控制结束后,由于负荷具有试图恢复至控制前水平的趋势,因此可能会引起后续用电需求的增大,当负荷反弹太大或反弹速度过快时,可能会产生二次峰荷,可能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第三,DLC的受控负荷需要具备一定的能量存储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短时间停电不会严重影响其供电服务质量;第四,DLC负荷只有在具有一定的规模时才能在削峰填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根据DLC控制对受控负荷的要求,能够达到该要求的负荷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具有蓄热或蓄冷能力的传统DLC负荷,一般情况下该类负荷在总体负荷中所占比重较大,同时也能更好地参与负荷曲线的整形和电网辅助服务;而第二类是指如今大量兴起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类DLC,这类负荷具有电能双向传输的能力,丰富了电网运行调控的手段,但同时,该类负荷性质较复杂,受影响因素较多。
具体采取的控制方式则会根据不同DLC负荷的特点而有所不同。如本文中使用直接负荷控制策略对煤改电用户的蓄热式电采暖设备进行控制时,希望能够满足用户自己期望的温度,同时由于其控制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多,规律较复杂,故在控制方面应尽量简单直观,故选择用户设备开启和关闭的方式加以统一调度。
目前直接负荷控制(DLC-Driect Load Control)模型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用户用电的受控时间,若是空调、采暖类负荷的DLC控制必然会影响用户室温,现阶段对采暖类负荷用户的室温关联模型研究较少。另外,直接负荷控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和空调,对于其他用电设备的控制策略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在满足调峰需求的同时,不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并使供电公司对用户付出的控制补偿费用最少、收益最大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热式电采暖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目前不能满足用户自己期望的温度,同时由于其控制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多,规律较复杂,故在控制方面无法做到简单直观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蓄热式电采暖的控制方法,包括:基于蓄热式电暖器的负荷需求模型,确定目标用户使用蓄热式电暖器时所需的供热负荷;控制所述蓄热式电暖器在蓄热时段启动并加热预定时长,在非蓄热时段基于所述所需的供热负荷进行放热,并将剩余的电能以热能形式进行储存。
可选的,基于蓄热式电暖器的负荷需求模型,确定目标用户使用蓄热式电暖器时所需的供热负荷,包括:获取不同时间内所述目标用户所处环境的温度;将所述不同时间内所述目标用户所处环境的温度做为变量,确定所述蓄热式电暖器的负荷需求模型,其中,所述蓄热式电暖器的供热量为室内需求温度及室外温度
可选的,通过如下公式表征所述蓄热式电暖器的负荷需求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54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