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自动进杆钻孔窥视仪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4732.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7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程敬义;孙鑫;万志军;闫万梓;杨壮壮;熊路长;张超;王子琦;魏泽捷;武兆鹏;师鹏;童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002 | 分类号: | E21B47/002;E21B47/04;E21B47/017;E21B17/10;E21B23/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张斌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钻孔 窥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自动进杆钻孔窥视仪,属于矿用钻孔窥视仪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控制主机、步进电机、主齿轮盘、副轮盘、自动调中机构、探头及拱形透明罩组成。探头安装在探杆端部,完成采集成像,且探头上方设拱形透明罩;探杆采用轮齿结构;探头所接探杆设弹性钢丝及弹性塑料膜,实现探头自动调中;主齿轮盘与步进电机相连,由步进电机带动其正反转实现探杆的进退;电机转轴上设转速传感器,通过测转速分析计算实现推进深度测量。本发明实现探杆的自动推进,匀速进杆,并利用转速—位移转化关系实现深度测量自动化程度高,整体结构简单,测量精度好,实现简单,能有效解决现有窥视仪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钻孔窥视仪,属于钻孔窥视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矿用钻孔窥视仪是一种能够直观观测井下岩层裂隙发育、破碎带及变形等地质状态的仪器,对于了解矿井地质信息的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钻孔窥视仪是将探头与信号线相连,经推深度计数器滑轮,最终连接到主机上,以此实现窥视时将图像信息与深度信息传输到主机内,如中国专利201910005218.9公开的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钻孔窥视仪。
现有技术中的钻孔窥视仪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窥视复杂地质条件时,探头处易发生聚水、积泥等问题,造成窥视图像模糊;目前探杆推进多是人为操作,推进速度不稳定,造成探头聚焦难,较小的裂隙不易被发现,劳动强度和操作人员数大;探头(杆)无自适应调中装置,推进时易发生探头触碰孔壁,造成孔壁水聚集在探头,严重时损坏窥视探头,造成较大损失,中国专利201610585326.4公开了一种钻孔窥视仪摄像头自适应居中和防污装置,但是其两个固定盘均为固定按照,不便于调节,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推进深度测量多采用滑轮或齿轮处安装位移传感器实现,容易因误操产生测量误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矿用自动进杆钻孔窥视仪,本发明利用控制主机自动控制步进电机,带动齿轮传动装置,实现探杆的自动推进,匀速进杆,并利用转速—位移转化关系实现深度测量。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整体结构简单,测量精度好,实现简单,能有效解决现有窥视仪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矿用自动进杆钻孔窥视仪,包括由立板和横板构成的主支板,主支板下方装有支架;主支板的横板上装有步进电机和控制所述步进电机动作的控制主机,所述立板外侧设有主齿轮盘和副轮盘构成的探杆进退和夹紧机构,所述主齿轮盘的中心固定在所述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采集和向控制主机传递转速信息的转速传感器。
所述主齿轮盘和副轮盘横向排布,副轮盘是不带齿的轮盘,主齿轮盘和副轮盘之间夹装有探杆,探杆外壁均布环设有多个探杆齿槽使得探杆与所述主齿轮盘相啮合,探杆的上端连接探头;探头与控制主机通过电缆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探杆有多节,每节探杆的上端有凸出的螺旋接头,每节探杆的下端有凹入的有螺旋接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探杆靠近所述副轮盘的一侧设有轴向贯通所述探杆的布线沟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探杆靠近所述探头的位置设有自动调中机构,自动调中机构包括固定盘和调节盘,所述固定盘固定在探杆上,所述调节盘包括在探杆上设置的调节螺纹和安装在调节螺纹上的定位螺母,所述固定盘与定位螺母之间绕探杆的轴线环布有多个弹性钢丝。
作为一种改进,多个所述弹性钢丝的外部覆盖有一圈弹性塑料膜。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探头的外部设有拱形透明罩。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拱形透明罩与所述探头采用螺纹固定。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立板和横板之间铰接,使得主支板形成可折叠主支板。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架为三角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47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