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水质自动监测装置、监测船及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2948.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7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刘小军;王国强;顾竹琴;耿亮;苏笑丰;訾嘉;严冬;姚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开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排水监测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蔡彭君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水质 自动 监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水质自动监测装置、监测船及监测方法,其中监测装置包括采样器筒体,其上设有多个分别用于连接各水质传感器的采样口,底部设有排水阀;潜水泵和用于控制潜水泵在水体中深度的升降模块,该潜水泵通过取样管路经由进水阀连接至采样器筒体;控制器,分别潜水泵和各传感器连接;还包括:清洗模块,输入端连接自来水供水管网,输出端连接至采样器筒体,用于清洗采样器筒体;潜水泵中设有水深传感器,升降模块包括卷管机和用于驱动卷管机转动的驱动电机,取样管路的一部分绕设于卷管机上,并随卷管机的转动上升或下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在占用同样空间的情况下,下潜更深,并且可以对采样器筒体进行清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质监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布式水质自动监测装置、监测船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对水质的采样,一种是通过人工用采样瓶进行手动采样,一种是通过自动采样器进行采样。其中人工采样,由于效率低,一般仅用于临时性的采样,并且也逐步被淘汰,更多的是采用自动采样。
此外,采样结束后对于水质的检测则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可以在现场进行检测,二是在采样完成后,人工把采样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指标分析。其中,人工送样由于不如现场检测的效率高,也逐步是例行常态化的定点监测领域淘汰。
例如中国专利CN110596200A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分层采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属于水质分析技术领域,地下水分层采样检测装置包括流通池、流通池的进水口管路连通的取样泵、设置在流通池内部的水质传感器以及与取样泵以及水质传感器均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流通池上还设置有排水口以及的检测出水口,检测出水口设置在流通池的中部。排水口与进水口处均设置有电磁阀,多个电磁阀与控制器均电性连接。上述监测装置通过取样泵可以方便的对指定水层进行取样,也就是可以自动对水样进行采集和分析。
但是上述检测装置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取样泵升降引导采用刚性结构,因此下沉的深度有限,下沉深度过深时,成本巨大。2)缺少对于采样器筒体的清洗,若长期使用,一些泥沙的残留会影响检测精度,因此其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定点长期监测。3)无法对于湖面或者江面的中央或者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采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下沉的深度有限以及因采样器筒体中残留杂质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分布式水质自动监测装置、监测船及监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分布式水质自动监测装置,包括:
采样器筒体,其上设有多个分别用于连接各水质传感器的采样口,底部设有排水阀;
潜水泵和用于控制潜水泵在水体中深度的升降模块,该潜水泵通过取样管路经由进水阀连接至采样器筒体;
控制器,分别潜水泵和各传感器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清洗模块,输入端连接自来水供水管网,输出端连接至采样器筒体,用于清洗采样器筒体;
所述潜水泵中设有水深传感器,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卷管机和用于驱动卷管机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取样管路的一部分绕设于卷管机上,并随卷管机的转动上升或下降。
所述清洗模块包括自来水清洗机构和压缩空气吹扫机构,所述自来水清洗机构的输入端连接自来水供水管网,输出端连接至采样器筒体,所述压缩空气吹扫机构的输入端连接至压缩空气源,输出端连接至采样器筒体。
所述取样管路上还设有采样阀,该采样阀的输出端连接进水阀的输入端,所述自来水清洗机构包括自来水进水阀、自来水清洗阀和喷淋头,所述喷淋头设于采样器筒体内的顶部,所述自来水进水阀的输入端连接至自来水供水管网,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喷淋头和自来水清洗阀的输入端,所述自来水清洗阀的输出端连接至进水阀的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开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排水监测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开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排水监测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29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