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托车外壳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2463.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6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克维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Q5/10;B23Q5/22;B23Q7/00;B23Q11/00;B23Q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田黎绒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外壳 打孔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零配件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外壳打孔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摩托车外壳的输送机构、用于给摩托车外壳进行打孔的打孔机构、用于吸附打孔中产生的金属碎屑的吸附机构和用于控制打孔机构和吸附机构上下往复移动的气缸,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实现打孔,加工效率高,并且本装置成本低,更适合小型加工企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零配件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外壳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摩托车作为一种便宜省事的交通工具,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摩托车的出现解决了一部分的交通问题,使的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在摩托车外壳通过模具生产出来后,还需要经过其他的加工程序,比如喷漆、钻孔、打磨、抛光、除尘等步骤,而目前的小型加工厂商由于先进的机械设备成本太高的问题,部分还在使用原始的钻孔打孔手法,通过人工进行定位,钻孔等一系列的操作,并且在钻孔完进行打磨抛光之后,通过简单的清扫进行除尘,在清扫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吸入大量的金属碎屑和有害灰尘,极大地危害了工作人员的健康,并且由人工定位钻孔,导致加工效率低,产量低,危险系数高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钻孔由人工操作,导致的加工效率低,产量低,危险系数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摩托车外壳打孔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摩托车外壳的输送机构、用于给摩托车外壳进行打孔的打孔机构、用于吸附打孔中产生的金属碎屑的吸附机构和用于控制打孔机构和吸附机构上下往复移动的气缸;
所述打孔机构和吸附机构与气缸的活塞杆固接,打孔机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驱动箱和打孔箱,驱动箱固定连接在打孔箱顶部,驱动箱内壁固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上啮合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上固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一端连接至吸附机构,转动轴另一端伸入打孔箱内可拆卸连接有钻头,打孔箱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转动轴穿过轴承连接钻头,打孔箱底部设有可容钻头穿过的打孔口,所述吸附机构与打孔箱相通。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1.输送机构将需要进行钻孔的摩托车外壳运送至打孔机构下方,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主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从动锥齿轮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钻头转动,然后启动气缸,气缸控制打孔机构向摩托车外壳方向移动,则对摩托车外壳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关闭电机,气缸带动打孔机构向上移动,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实现打孔,加工效率高,并且本装置成本低,更适合小型加工企业。
2.在钻孔的同时,吸附机构对钻孔产生的碎屑进行吸附,避免了人工吸入导致的有损健康的现象发生。
3.通过锥齿轮进行方向的改变,由一个动作完成多个动作的输出,简单有效,并且加工成本低。
进一步,所述吸附机构包括设在驱动箱顶部的吸附箱,转动轴伸入吸附箱内且周向固接有负压叶片,吸附箱一侧连接有与吸附箱相通的吸附管,吸附管自由端与打孔箱相通,打孔箱底面固接有环形气囊,环形气囊朝向打孔箱的一侧设有与打孔箱相通的出气口,环形气囊另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均设有单向阀,所述环形气囊中间可容钻头穿过。
当打孔机构在气缸的带动下往下运动钻孔时,环形气囊受到摩托车外壳的挤压将环形气囊中的空气挤入到打孔箱内,同时,转动轴的转动带动负压叶片转动,从而产生吸力,将打孔产生的碎屑通过环形气囊和打孔口进入到打孔箱内,再经过吸附管吸入到吸附箱内部,对环形气囊挤压产生的气体,进一步对碎屑进行推动,使其更容易被吸附,并且环形气囊在钻头周向,无形中形成对钻头的保护,吸附机构在保护人员健康的同时起到了保护钻头的作用,并且吸力可以对钻头进行降温。
进一步,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电机、由电机驱动的主动轮和由主动轮皮带带动的从动轮,输送机构位于钻头下方,所述皮带、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形成环形,所述皮带、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内设有用于承重钻孔力度的承重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克维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克维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24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挡风板
- 下一篇:寨卡病毒囊膜蛋白的鼠源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