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刺针组件及消融针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2457.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6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丘信炯;彭波波;王柏栋;刘丽文;胡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诺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A61B10/02;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光金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针 组件 消融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刺针组件及消融针组件,穿刺针组件包括:穿刺针管,包括中空的管体及固定连接所述管体的一端的管座,所述管座的内腔与所述管体的内腔连通;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至少包括具有弹性的密封膜片,所述密封膜片的外周面贴合于所述管座的内腔的内壁;及穿刺针芯,所述穿刺针芯与所述管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穿刺针芯的针尖刺穿所述密封膜片以穿装入所述管体内,所述密封膜片上被所述穿刺针芯刺穿的刺穿孔在所述穿刺针芯撤出后在自身弹力下闭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穿刺针组件及消融针组件,能够有效地防止在穿刺针芯自针管内撤出的过程中及撤出之后空气通过针管进入到人体组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刺针组件及消融针组件。
背景技术
穿刺针是一种在现代微创手术治疗中穿透皮肤和/或人体肌肉组织达到肝脏、肾脏、肺、心脏、甲状腺、前列腺等需治疗的人体器官,进而为其他诊疗器械(如活检针、消融针等)建立起进入相应器官的一种微创手术器械。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消融针组件,其穿刺针芯与消融针或活检针更替地穿装在外套管内并与外套管可拆卸连接,穿刺针芯的远端伸出外套管;可在消融前或活检前将穿刺针芯与外套管组合对组织进行穿刺,之后解除穿刺针芯与外套管的连接,撤出穿刺针芯,再向外套管内穿入消融针或活检针,以对应进行消融或活检操作。这种由外套管与穿刺针芯组合而成的穿刺针存在一缺陷:在穿刺针芯自外套管内撤出的过程中及撤出之后,空气便会充满中空的外套管,后续活检针或消融针再穿装入作为通道的外套管进入人体的过程中,会将外界及外套管内的大量的空气挤入到人体组织中,大量的气泡会聚集在活检针或消融针尖周围,并在超声显影下明显呈现出来,不仅干扰手术中医生的判断,还严重影响消融治疗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在穿刺针芯自针管内撤出的过程中及撤出之后空气通过针管进入到人体组织的穿刺针组件及消融针组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刺针组件,包括:
穿刺针管,包括中空的管体及固定连接所述管体的一端的管座,所述管座的内腔与所述管体的内腔连通;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至少包括具有弹性的密封膜片,所述密封膜片的外周面贴合于所述管座的内腔的内壁;及
穿刺针芯,所述穿刺针芯与所述管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穿刺针芯的针尖刺穿所述密封膜片以穿装入所述管体内,所述密封膜片上被所述穿刺针芯刺穿的刺穿孔在所述穿刺针芯撤出后在自身弹力下闭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消融针组件,包括所述的穿刺针组件及消融针,所述穿刺针管的管体的外表面涂覆绝缘层,所述消融针在所述穿刺针芯撤出所述穿刺针管后穿装入所述穿刺针管内。
通过在穿刺针管的管座内设置密封件,并使得密封膜片的外周面贴合于管座的内腔的内壁,在穿刺针芯进行穿刺时,将会扎破密封件中的密封膜片向远端移动。由于密封膜片自身的弹性及张力,在穿刺针芯刺入的过程中,密封膜片将紧紧贴合及包覆穿刺针芯的外壁,又由于密封膜片的外周面与管座的内腔的内壁紧密贴合在一起,这将使得密封膜片远端的穿刺针管的管体与外界空气隔绝开来,从而在穿刺组织过程中杜绝了外界空气的进入。穿刺针芯拔出后,在密封膜片自身弹性及张力的作用下,密封膜片被穿刺针芯刺穿的穿刺孔会自动闭合,从而杜绝了穿刺针芯拔出后空气进入到管体内。
而且,在消融针或活检针等其他微创诊疗器械再次经密封膜片、管体刺入人体组织的过程中,密封件的密封膜片同样将空气隔绝在外部,达到密封的目的,从而保证了手术全程的密封,杜绝空气经穿刺针管进入人体组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穿刺针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诺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诺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2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