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尘器尘杯分离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2423.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4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柴永壁;朱海峰;朱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之深(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0 | 分类号: | A47L9/10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周海燕 |
地址: | 2151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尘器 分离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尘杯分离结构,其包括尘杯主体、尘杯顶盖和尘杯底盖,尘杯顶盖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尘杯顶盖的另一端连接在尘杯主体上,尘杯主体内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与尘杯主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过滤机构的一端设有翻边,尘杯主体内壁设有挡尘圈,挡尘圈和尘杯主体内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挡尘圈位于翻边的下方,挡尘圈与翻边的底部留有距离,挡尘圈的内壁与翻边对齐或者部分深入翻边外壁内部,尘杯底盖的一端铰接在尘杯主体上,尘杯底盖的另一端卡接在尘杯主体上,尘杯底盖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连接于过滤机构。本发明通过在尘杯内壁增加挡尘圈结构,其相较于现有技术减少了安装的零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清理方便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尘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尘器尘杯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先进人类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所广泛使用的清洁设备,其诞生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然后通过外部的吸尘管来吸取尘屑,。
目前吸尘器的尘杯分离结构多样化,且结构复杂,成本增加,性能损失大,现有的吸尘器尘杯灰尘分离,大部分采用了灰尘分离装置,过滤器材,增加灰尘分离装置零件,外观受到影响,成本增加,拆装困难,清洗不方便。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尘杯分离结构,通过在尘杯内壁增加挡尘圈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尘杯底部灰尘再次扬起的问题,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清理方便的目的。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尘杯分离结构,其包括尘杯主体、尘杯顶盖和尘杯底盖,尘杯顶盖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尘杯顶盖的另一端连接在尘杯主体上,尘杯主体内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与尘杯主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过滤机构的一端设有翻边,尘杯主体内壁设有挡尘圈,挡尘圈和尘杯主体内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挡尘圈位于翻边的下方,挡尘圈与翻边的底部留有空隙,挡尘圈的内壁与翻边对齐或者部分深入翻边外壁内部,尘杯底盖的一端铰接在尘杯主体上,尘杯底盖的另一端卡接在尘杯主体上,尘杯底盖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连接于过滤机构。
进一步地,过滤机构包括一级分离部件、二级分离部件、三级分离部件和中心管,中心管的底部连接出风口,三级分离部件套接在中心管上,二级分离部件套接在三级分离部件上,一级分离部件套接在二级分离部件上。
进一步地,一级分离部件为过滤桶。
进一步地,二级分离部件为过滤网。
进一步地,三级分离部件为过滤介质。
进一步地,挡尘圈和尘杯主体在同一条轴线上。
进一步地,锐角的取值范围为:30°≤A≤75°。
进一步地,挡尘圈的内壁深入翻边外壁内部的深入距离B的取值范围为0≤B≤(D-d)/2;D指一级分离部件的最大外径,d指中心管的外径。
进一步地,空隙的取值范围为0≤C≤H/2;H指尘杯主体的高度。
进一步地,尘杯底盖上设置有卡勾,卡勾卡接在尘杯主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之深(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杰之深(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2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仪控卡件的可靠性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吸尘器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