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对刀仪的磨削夹具及磨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421028.1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5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之敬;宋光威;刘玉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颂北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B24B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梁倩;廖辉 |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磨削 夹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对刀仪的磨削夹具,包括两个平行且相对的矩形板及连接两个矩形板的四个立柱;两个矩形板与四个立柱为一体成型;四个立柱分别位于矩形板的四个角的位置,至少一个所述矩形板上加工有用于安装对刀仪的安装孔;令两个矩形板相对和相背的面为端面,与端面垂直的四个面为侧面,矩形板的每个侧面的两端均加工有凸台,两个矩形板位于同一侧的四个凸台的表面平齐,组成定位面;由此形成四个定位面;四个定位面和两个矩形板的外端面均可作为磨削对刀仪的对刀面时安装在磨床上的吸附安装面;该磨削夹具与待磨削的对刀仪一次安装即可完成一个以上对刀面的磨削加工,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多功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对刀仪的磨削夹具及磨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销售的对刀仪,普遍采用零件分体加工后进行组装的方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对单体零件的精度要求极高,组装后产品的精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零件分体加工后进行组装的方式必然使生产难度加大、生产成本提高,目前对刀仪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近万元至数万元,因价格因素,严重阻碍了该产品的大量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精度对刀仪的磨削夹具及磨削方法,该磨削夹具与待磨削的对刀仪一次安装即可完成一个以上对刀面的磨削加工,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多功能的特点,同时提高对刀仪的加工精度,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精度对刀仪的磨削夹具,包括两个平行且相对的矩形板及连接两个矩形板的四个立柱;两个矩形板与四个立柱为一体成型;四个立柱分别位于矩形板的四个角的位置,至少一个所述矩形板上加工有用于安装对刀仪的安装孔;
令两个矩形板相对和相背的面为端面,与端面垂直的四个面为侧面,矩形板的每个侧面的两端均加工有凸台,两个矩形板位于同一侧的四个凸台的表面平齐,组成定位面;由此形成四个定位面;
四个定位面和两个矩形板的外端面均可作为磨削对刀仪的对刀面时安装在磨床上的吸附安装面。
进一步的,六个吸附安装面中的任意两个相邻吸附安装面的不垂直度均≦1微米,任意两个相对吸附安装面的不平行度均≦1微米。
一种高精度对刀仪的磨削方法,基于上述一种高精度对刀仪的磨削夹具,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所述对刀仪固定在其中一个矩形板的安装孔中;
第二步,将与对刀仪当前待磨削的对刀面相对的磨削夹具的吸附安装面吸附到磨床的具有电磁吸力的床面上,进而对多头对刀仪当前待磨削的对刀面进行精密磨削加工;
第三步,第二步中的对刀面磨削完毕后,将磨削夹具从磨床上拿下,然后将与多头对刀仪另一个待磨削的对刀面相对的磨削夹具的吸附安装面安装在磨床上,进而对多头对刀仪的该对刀面进行精密磨削加工;
重复第三步,对多头对刀仪的两个以上对刀面依次磨削加工。
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对对刀仪的一次装卡,并依次将磨削夹具上与当前待磨削的对刀面相对的吸附安装面吸附到磨床的床面上,可以高效完成对刀仪的最多五个对刀面的精密磨削;由于磨削时只需控制磨削夹具的吸附安装面与对刀面的平行度即可,磨削夹具使得磨削加工变得极为简单,可大幅度提高对刀仪的对刀精度,降低对刀仪的生产成本。
(2)由于本发明的磨削夹具的六个吸附安装面中的任意两个相邻吸附安装面的不垂直度均≦1微米,任意两个相对吸附安装面的不平行度均≦1微米;因此,采用本发明的磨削夹具磨削对刀面可以保证对刀仪安装表面与对刀表面之间的不平行度均≦1微米,对于一个对刀面以上的对刀仪,可以保证各对刀面之间的不垂直度均≦1微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颂北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颂北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1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