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级联会议的混音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0353.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0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陆军;王胜柯;苏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5 | 分类号: | H04N7/15;H04L29/06;G10L21/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琳琳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级联 会议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视频会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级联会议的混音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级联会议中各个会议终端的标识;所述标识用于表示会议终端对应的多点处理单元,所述级联会议包括多个级联的多点处理单元;根据各个会议终端的标识,将会议终端分发至对应的所述多点处理单元并触发各个所述多点处理单元开启混音。该方法利用级联会议中各个会议终端的标识将各个会议终端分发至对应的多点处理单元,同时在每个多点处理单元中开启混音,那么后续各个多点处理单元下挂的会议终端的音频码流就可以基于各自对应的多点处理单元所开启的混音器进行混音处理,可以提高音频码流的混音效率,从而避免了由于混音所导致的音频码流的延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会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级联会议的混音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视频会议是通过网络召开的会议,能为身在异地的与会者提供实时的音视频交流。视频会议的音频相对视频来说更加重要,因为如果只能看到视频而不能听到与会者的音频,那么信息交流就显得尤为困难。由于网络带宽的限制和网络环境的多变性,人们采用降低编码比特率和改善网络条件等办法获取高质量的语音和视频,同时人们希望视频会议能够模拟真实的会议环境,在有多人同时说话时,终端能同时听到每个人说话的声音。这就需要增加混音功能,所谓混音就是将不同的音频流在某个节点处通过线性叠加的方法混合成一个音频流,这样在播放时就达到模拟真实会议场景的目的。
对于单级会议,只需要一个混音器,进混音器的终端接收N-1路混音码流(剔除自己的一路码流),没进混音器的终端接收N路码流(广播码流)。但是对于级联多级会议,由于多级级联会议所接入的会议终端较多,如果用单级的混音器,单个混音器将难以及时处理所有会议终端所产生的音频码流,导致级联会议的音频码流的延时较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级联会议的混音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以解决级联会议中由于单个混音器在混音时难以及时处理所有会议终端产生的音频码流所导致的音频码流的延时问题。
第一方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级联会议的混音方法,包括:
获取级联会议中各个会议终端的标识;其中,所述标识用于表示所述会议终端对应的多点处理单元,所述级联会议包括多个级联的所述多点处理单元;
根据各个所述会议终端的标识,将所述会议终端分发至对应的所述多点处理单元并触发各个所述多点处理单元开启混音。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级联会议的混音方法,利用级联会议中各个会议终端的标识将各个会议终端分发至对应的多点处理单元,同时在每个多点处理单元中开启混音,那么后续各个多点处理单元下挂的会议终端的音频码流就可以基于各自对应的多点处理单元所开启的混音器进行混音处理,可以提高音频码流的混音效率,从而避免了级联会议由于单个混音器在混音时难以及时处理所有会议终端所产生的音频码流所导致的音频码流的延时问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各个所述会议终端的标识,将所述会议终端分发至对应的所述多点处理单元并触发各个所述多点处理单元开启混音,包括:
基于各个所述会议终端的标识,将所有所述会议终端划分为本级会议终端与非本级会议终端并开启本级的混音;
将所述非本级会议终端下发至对应的多点处理单元,以使得对应的多点处理单元对接收到的会议终端进行划分并开启混音。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级联会议的混音方法,利用会议终端的标识将所有会议终端划分为本级会议终端与非本级会议终端,对于非本级会议终端在下发至对应的多点处理单元进行分组,通过递归分组的方式可以提高会议终端分组的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各个所述会议终端的标识,将所有所述会议终端划分为本级会议终端与非本级会议终端,包括:
依次判断各个所述会议终端的标识是否属于本级会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03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线载波通信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基于移动应用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