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探针电源中H桥快速线性调节驱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0048.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1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雅丽;赵伟;聂林;金国卫;董长;姚江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安徽省金屹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9 | 分类号: | H02M7/219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安娜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探针 电源 快速 线性 调节 驱动 电路 | ||
本发明属于托克马克装置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探针电源中H桥快速线性调节驱动电路,包括输出正负向识别模块、A、B管导通控制模块、C、D管导通控制模块、A、B管导通互锁控制模块及C、D管导通互锁控制模块依次电连接;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高频四象限任意波形输出电源方案中H桥的快速线性调节,同时实现对同一桥臂的两个MOSFET管的导通状态进行可靠互锁,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有且仅有一个开关管导通,避免输出短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托克马克装置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探针电源中H桥快速线性调节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在聚变托卡马克装置中,探针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以测量所需参量,是等离子体诊断的基本手段之一。
现在主要的探针理论模型除单探针外,还有双探针,三探针等。
对单探针来说,在探针对与某一参考电极(通常是与等离子体接触面积较大的导体,如装置壁等)施加特定的电压,检测探针上的电流,绘制出一条伏安特性曲线进而推算出等离子的参数。
对双探针来说,就是由两根探针组成,处于整体悬浮状态的探针组合,在两根探针间施加任意波形的电压,同样可以检测这两个探针的电流,绘制双探针伏安特性曲线,以获取相应的电子温度、电子密度。
由于等离子行为复杂,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迅速扫描整个电压范围,并测量电流的变化。为了实现对等离子状态的高精度测量,在伏安特性曲线过零点附近,准确绘制曲线,要求电源输出的过零点附近过渡平滑。
现有市面上的可调电源基本上采用数字量控制H桥逆变方式输出。
首先数字量控制方式控制速度慢,不能满足高带宽输出要求。其次,传统的H桥逆变电路控制中为了防止上下管同时导通,需要在上下管设置死区,这样就导致波形输出不能平滑过渡。同时,由于负载特性,该设备需要工作在吸收模式下,其他常规电源不具备该项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探针电源中H桥快速线性调节驱动电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高频四象限任意波形输出电源方案中H桥的快速线性调节,同时实现对同一桥臂的两个MOSFET管的导通状态进行可靠互锁,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有且仅有一个开关管导通,避免输出短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探针电源中H桥快速线性调节驱动电路,包括输出正负向识别模块、A、B管导通控制模块、C、D管导通控制模块、A、B管导通互锁控制模块及C、D管导通互锁控制模块依次电连接;
输出正负向识别模块比较器输入端经R10连接给定Uref,“正”输出端连接到A、B管导通控制模块的两输入与非门的“输入二”,“非”输出端连接到C、D管导通控制模块的与两输入与非门的“输入二”,A、B管导通控制模块的同相放大电路入口与C、D管导通控制模块的反相放大电路入口经R1连接PID调节“-UK”;A、B管导通控制模块的同相放大电路输出和两输入与非输出端分别与A、B管导通互锁控制模块4经R5与MOSFET管M1的栅极连接,与稳压管ZD1阴极和M2的栅极连接;C、D管导通控制模块的反相放大电路输出和两输入与非输出端分别与C、D管导通互锁控制模块经R5与MOSFET管M3的栅极连接,与ZD1阴极和M4的栅极连接。
所述输出正负向识别模块,由一个比较器构成用于判别给定Uref正负,输出高低信号来控制经导通A管或C管。
所述A、B管导通控制模块,由同相放大电路和一个两输入与非门组成;同相放大器输入端与“-UK”连接,输出端经D3,R7与两输入与非门的“输入一”端连接。
电源闭环后,其输出动态调节控制依靠PID调节,“-UK”即为PID的输出,经过同相放大器经A、B管导通互锁控制模块的GB控制H桥B管;Uref正负判别后经过两输入与非门输出A、B管导通互锁控制模块经GA控制A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安徽省金屹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安徽省金屹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00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