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7853.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3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银宇;戚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王春波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允许接入的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允许接入的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终端设备进入第一区域后,从接入节点接收第一区域对应的第一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终端设备根据允许接入的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和第一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确定允许接入第一增强服务区域。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侧只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允许接入的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增强服务区域可以很好到与企业的覆盖范围进行匹配。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向终端设备发送的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的开销要少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小区标识的开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中,终端设备、网络节点或者应用服务器可能需要知道终端设备处于特定的位置区域内,以便触发特定的操作。
现有技术中,一个特定的位置区域可以用一个或多个区域标识进行标识。其中,区域标识可以是跟踪区域标识(Tracking area Identity,TAI),或小区标识(CellIdentity,CI)。其中,跟踪区域标识用于标识一个跟踪区域,小区标识用于标识一个小区。例如,位置区域1对应小区1和小区2,则可以用小区1的标识和小区2的标识来标识位置区域1。
网络规划时,跟踪区域或者小区的划分主要是考虑无线覆盖等因素,如规划跟踪区域时考虑城区和郊区独立规划、地理区域连续性和山体/河流为边界等因素。又如小区规划的时候,宏网的小区覆盖范围一般城区是400米半径,郊区是700米半径。因此,当使用跟踪区域来界定特定的位置区域,有时候跟踪区域会偏大,很难和一个特定的位置区域吻合。当使用小区来界定位置区域,特定的位置区域内可能会包含较多的小区,导致网络节点或者应用服务器向终端设备通知位置区域时,需要将较多的小区标识发送给终端设备,增加了信令开销。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通信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接收允许接入的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所述允许接入的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其中,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包含用于标识企业的企业区分标识;在终端设备进入第一区域后,从接入节点接收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第一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根据所述允许接入的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和所述第一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确定允许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第一增强服务区域。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节点上配置该接入节点下的各个小区与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接入节点向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广播发送小区标识及小区标识对应的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比如,当终端设备进入到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可以是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小区,则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第一区域所属的接入节点广播发送的小区标识(也可以称为第一区域的标识)及小区标识对应的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即第一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从而终端设备可以获知当前所处的小区及当前所处的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小区标识,一个小区标识对应一个或多个增强服务区域。因此,终端设备从节点接入接收到的上述第一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可以是一个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也可以是多个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还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跟踪区域标识,一个跟踪区域标识对应一个或多个增强服务区域。
基于上述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增强服务区域,网络侧只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允许接入的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跟踪区域标识的方案,本申请实施例的增强服务区域可以很好到与企业的覆盖范围进行匹配。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小区标识的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向终端设备发送的增强服务区域的信息的开销要少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小区标识的开销。并且,对于同一个企业的多个不连续的位置区域,均对应同一个企业区分标识,降低了功能复杂度和信令开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78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