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故障录波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6261.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3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洪金追;徐晓翔;池毓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G06F16/172;G06F16/17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秦敏华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 数据处理 方法 系统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适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故障录波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包括:读取故障录波得到的波形数据,并将读取到的波形数据保存在共享内存中;当波形数据读取完成或者波形数据读取中断时,将共享内存中保存的波形数据按照读取时间的先后顺序保存到预设格式的第一文件中。本发明能够解决因为共享内存空间有限,无法适用于数据量很大的应用场景,当数据量较大时,共享内存无法满足存储要求,扩展性较差的问题,利用文件和共享内存相互结合的方式存储数据,用文件作为转存数据载体的方式,可以实现易失性存储介质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的配合存储,能够适应数据量较大的应用场景,具有很好的扩展兼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故障录波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显示软件中,通信与显示是两个应用程序,其中,通信负责获取故障录波数据,显示负责故障录波数据的显示及导出,建立两者之间的数据交互是实现故障录波功能的基础。
目前,共享内存是一种常用的进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但是由于共享内存空间有限,无法适用于数据量很大的应用场景,当数据量较大时,共享内存无法满足存储要求,扩展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故障录波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共享内存空间有限,无法适用于数据量很大的应用场景,当数据量较大时,共享内存无法满足存储要求,扩展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故障录波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读取故障录波得到的波形数据,并将读取到的波形数据保存在共享内存中;
当波形数据读取完成或者波形数据读取中断时,将共享内存中保存的波形数据按照读取时间的先后顺序保存到预设格式的第一文件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故障录波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数据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故障录波得到的波形数据,并将读取到的波形数据保存在共享内存中;
数据保存模块,用于当波形数据读取完成或者波形数据读取中断时,将共享内存中保存的波形数据按照读取时间的先后顺序保存到预设格式的第一文件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首先读取故障录波得到的波形数据,并将读取到的波形数据保存在共享内存中,然后当波形数据读取完成或者波形数据读取中断时,将共享内存中保存的波形数据按照读取时间的先后顺序保存到预设格式的第一文件中,能够解决因为共享内存空间有限,无法适用于数据量很大的应用场景,当数据量较大时,共享内存无法满足存储要求,扩展性较差的问题,利用文件和共享内存相互结合的方式存储数据,用文件作为转存数据载体的方式,可以实现易失性存储介质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的配合存储,能够适应数据量较大的应用场景,具有很好的扩展兼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故障录波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故障录波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6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