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故障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6039.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2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李世宁;张明;金星;韩广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31 | 分类号: | H04L41/0631;H04L41/0654;H04L41/06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 事件 处理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故障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依据关键字确定故障事件的告警级别,经过预设的第一时长后,若内存队列中存在与故障事件对应的故障恢复事件,则依据关联规则对故障事件和故障恢复事件进行关联处理,得到第一告警消息和该第一告警消息的告警级别,并当存在与第一告警消息中包含的关键字相匹配的聚合规则时,经过预设的第二时长后,若内存队列中存在与第一告警消息对应的表象故障事件,则依据聚合规则对第一告警消息和表象故障事件进行聚合处理得到第二告警消息和第二告警消息的告警级别,依据第二告警消息和第二告警消息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可见,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对告警消息数量的压缩,从而提高网络故障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故障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规模日益庞大,结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产生的网络故障问题也越来越多,使得网络的运营维护变得越来越复杂。
现有技术中,当发生网络故障,即存在故障事件时,直接生成故障事件对应的告警消息进行告警,然后由网络运维人员对告警消息进行分析查找故障原因。由于网络规模的庞大,若直接对故障事件进行告警,将会产生大量的告警消息,从而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进行甄别、排查,以确定故障原因,导致确定故障原因所花费的时间较长,网络故障处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故障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目的在于解决直接对故障事件进行告警,导致确定故障原因花费时间较长,网络故障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故障事件处理方法,包括:
当监测到内存队列中存在故障事件时,解析所述故障事件,得到所述故障事件中包含的关键字;
依据所述关键字,确定所述故障事件的告警级别,并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关键字相匹配的关联规则;
若存在,则经过预设的第一时长后,判断所述内存队列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故障事件对应的故障恢复事件,若所述内存队列中存在与所述故障事件对应的故障恢复事件,则依据所述关联规则,对所述故障事件和所述故障恢复事件进行关联处理,得到第一告警消息和所述第一告警消息的告警级别;
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告警消息中包含的关键字相匹配的聚合规则;
若存在与所述第一告警消息中包含的关键字相匹配的聚合规则,则经过预设的第二时长后,若所述内存队列中存在与所述第一告警消息对应的表象故障事件,则依据所述聚合规则,对所述第一告警消息和所述表象故障事件进行聚合处理,得到第二告警消息和所述第二告警消息的告警级别;
依据所述第二告警消息和所述第二告警消息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
上述的方法,可选的,还包括:
若不存在与所述关键字相匹配的关联规则,则将所述故障事件作为第一告警消息,并将所述故障事件的告警级别作为所述第一告警消息的告警级别;
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告警消息中包含的关键字相匹配的聚合规则;
若存在与所述第一告警消息中包含的关键字相匹配的聚合规则,则经过预设的第二时长后,若所述内存队列中存在与所述第一告警消息对应的表象故障事件,则依据所述聚合规则,对所述第一告警消息和所述表象故障事件进行聚合处理,得到第二告警消息和所述第二告警消息的告警级别;
依据所述第二告警消息和所述第二告警消息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
上述的方法,可选的,还包括:
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一告警消息中包含的关键字相匹配的聚合规则,则依据所述第一告警消息和所述第一告警消息的告警级别进行告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60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设备及信号传输方法
- 下一篇:人眼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