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燃料渔船油改气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413270.4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3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刚;孙汉区;杨宇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丰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H21/14 | 分类号: | B63H21/14;B63B17/00;B63B35/24;B63J2/12;B63B4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何锦明 |
| 地址: | 516500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东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渔船 油改气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燃料渔船油改气系统,包括:LNG储罐、制冷机构、汽化机构、流量控制阀组件;制冷机构包括冷回收换热器及鱼舱制冷模块,冷回收换热器包括换热腔及换热管,鱼舱制冷模块包括鱼舱制冷换热器、冷媒泵、冷媒输入管、冷媒输出管,鱼舱制冷换热器设置在渔船冷藏室内,冷媒泵能够使鱼舱制冷换热器与换热腔之间的冷媒形成循环,汽化机构包括与汽化器及与稳压罐;流量控制阀组件连接至发动机的吸气口或进气口,并能够控制发动机的燃气进气量,使得天然气与柴油在发动机内混合燃烧为渔船提供动力,能够减少柴油消耗,降低渔船的运营成本,并且能够利用液化天然气输出汽化时产生的冷能制冷,减少冷能的浪费,降低渔船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船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燃料渔船油改气系统。
背景技术
LNG(液化天然气)是一种日益应用广泛的高效、清洁能源,而目前传统的渔船均是采用柴油作为燃料提供动力,且对于渔船来说,还需配置用于冷藏鱼获的冷藏室(也可叫鱼舱),故而还需利用柴油发电制冷,故而柴油消耗较大,而柴油燃烧时会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增加渔船运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双燃料渔船油改气系统,能够减少柴油消耗,降低渔船的运营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燃料渔船油改气系统,包括:LNG储罐、制冷机构、汽化机构、流量控制阀组件;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冷回收换热器及鱼舱制冷模块,所述冷回收换热器包括换热腔及设置在换热腔内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通过一输入管连接至LNG储罐,所述换热管另一端通过一输出管输出,所述鱼舱制冷模块包括鱼舱制冷换热器、冷媒泵、冷媒输入管、冷媒输出管,所述鱼舱制冷换热器设置在渔船冷藏室内并分别通过冷媒输入管、冷媒输出管连接至换热腔,所述冷媒泵能够使鱼舱制冷换热器与换热腔之间的冷媒形成循环,所述汽化机构包括与输出管连接的汽化器及与汽化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稳压罐;所述流量控制阀组件一端通过一送气管连接至稳压罐的输出端,其另一端连接至发动机的吸气口或进气口,所述流量控制阀组件能够控制发动机的燃气进气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使得天然气与柴油在发动机内混合燃烧为渔船提供动力,能够减少柴油消耗,降低渔船的运营成本,并且能够利用液化天然气输出汽化时产生的冷能制冷,减少冷能的浪费,降低渔船的能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舱内阀箱,所述舱内阀箱设置在发动机舱内,所述流量控制阀组件设置在舱内阀箱内,通过舱内阀箱封闭流量控制阀组件,以防止流量控制阀组件泄露造成事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气管的自发动机舱外至舱内阀箱段上套设有外壁管,所述外壁管与送气管之间形成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连接有第一外排风机,所述第一外排风机的排气口位于发动机舱外,当送气管漏气或其上的阀件漏气时,可通过第一外排风机将泄露气体外排至发动机舱外,减少燃气外泄至发动机舱内的情况发生,提高发动机舱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量控制阀组件包括流量控制阀、舱内截止阀及放散阀,所述放散阀连通至发动机舱外,流量控制阀能够根据发动机的转速或油门控制燃气流量,以与柴油达到较佳配比,提高燃烧的效率,所述舱内截止阀能够在发动机舱内关闭燃气,一般采用电控阀,以与流量控制阀配合使用,并配合发动机的状态进行工作,所述放散阀可用于发动机停止时将管道或阀内的燃气排出,提高安全性,并方便检修作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外排风机,所述第二外排风机连接至发动机舱内,并能够向发动机舱外排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LNG储罐配置有至少一组,并配置有储罐截止阀及加气阀,方便直接外接加气,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丰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未经陆丰华润燃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32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