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螨仪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3037.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5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鑫泰利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7/00 | 分类号: | A47L7/00;A47L7/02;A01M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螨仪,包括除螨仪主体和吸头,除螨仪主体包括集尘筒,集尘筒内设有过滤罩,空心圆筒顶部设有第一圆形筒口,空心圆筒顶部与第一圆形筒口之间形成“凹”字型槽,“凹”字型槽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微积棉和除尘棉,对被杀死的螨虫及垃圾被吸入进行三级过滤,集尘筒靠近微积棉的一端设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设有抽风机和电池仓,电池仓设有电池,集尘筒外侧面上设有把手,吸头包括第二壳体、软管和套管,第二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吸尘口,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紫外灯,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拍打器,拍打器先将螨虫震出,然后紫外灯杀螨,最后吸尘口吸卷螨虫垃圾,本发明杀螨效果好,并且除螨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除螨仪。
背景技术
螨虫是一类体型微小的动物,螨虫的身体大小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有些螨虫对健康的危害较多,以尘螨为例,容易引起过敏类疾病,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等。我国过敏总发病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近1/3,而根据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这些过敏性疾病患者中,有高达60%~70%的过敏原是螨虫。国外医学报道儿童对尘螨的过敏率约为26%左右,国内的专门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的患儿对尘螨皮肤试验呈现阳性结果。尘螨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公认引起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重要因素,约80%的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都与尘螨有关,对儿童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影响尤其显著。对过敏性鼻炎病人检查过敏源的时候发现,有84.32%的患者对螨虫过敏,儿童过敏比例更是高达到91.6%。螨虫一年四季在室内生活,孩子一生下来就会接触到螨虫。螨虫不会直接置人于死地,但由它们引起的疾病则有致命的危险性,对人类健康构成最亲密难分的威胁。
为了杀死螨虫,人们发明了除螨仪,现有的除螨仪多采用超声波除螨,其原理是发出特定频率的超声波,从而引起螨虫生理系统的紊乱,使之变得焦躁不安、食欲不振,生命活性急剧下降, 最终在这种超声环境中死去。然而所发出的超声波易被物体阻挡,影响杀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螨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超声波除螨时,所发出的超声波易被物体阻挡,影响杀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螨仪,包括除螨仪主体和吸头;除螨仪主体包括集尘筒,集尘筒的侧面设有吸入管,吸入管与集尘筒连通;集尘筒内设有过滤罩,过滤罩贯穿集尘筒,过滤罩下部为实心圆柱体,上部为空心圆筒;空心圆筒侧壁上设有若干孔;空心圆筒顶部设有第一圆形筒口,空心圆筒顶部与第一圆形筒口之间形成“凹”字型槽,“凹”字型槽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微积棉和除尘棉,被杀死的螨虫及垃圾被吸入到集尘筒内,过滤罩起到一级过滤的作用,只有非常小的灰尘和气体才能通过孔进入到空心圆筒中,被杀死的螨虫及垃圾留在集尘筒内,除尘棉起到二级过滤的作用,几乎只有空气才能透过除尘棉,灰尘留在除尘棉上,微积棉起到三级过滤的作用,通过上述三级过滤后,最后只有空气进入到第一壳体内,并通过排风口排出;
集尘筒靠近微积棉的一端设有第一壳体,集尘筒与第一壳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并连通,设计成可拆卸连接的目的是方便将集尘筒中的部件拿出来进行清洗,重复使用;第一壳体内设有抽风机和电池仓,电池仓设有电池,抽风机与电池之间电连接;第一壳体侧面设有充电孔,外部电源通过所述充电孔给电池充电;第一壳体上设有若干排风口,便于对抽风机进行散热;集尘筒外侧面上设有把手,把手与吸入管处在集尘筒上的相对位置;把手上设有第一开关,第一开关控制抽风机进行工作;
吸头包括第二壳体、软管和套管,软管一端与套管一端密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壳体密封连接,并连通,套管另一端套接在吸入管内;第二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吸尘口;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紫外灯,紫外灯与电池电连接,把手上设有第二开关,第二开关控制紫外灯进行工作,当除螨仪离开被清洁物时,第二开关控制紫外灯关闭,避免了紫外灯造成人身伤害;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拍打器,拍打器与电池电连接,把手上设有第三开关,第三开关控制拍打器进行工作;拍打器先将被清洁物中的螨虫震出,然后通过紫外灯杀螨,再通过吸尘口吸卷螨虫垃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鑫泰利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鑫泰利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3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