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配液便捷、无残留大容量注射剂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1968.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05 | 分类号: | A61J1/05;A61J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便捷 残留 容量 注射 容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配液便捷、无残留大容量注射剂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容器本体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均分别与容器本体密封连接,所述上盖为双头针盖,所述下盖为插拔盖。本容器本体利用支撑管在支撑筒内的上下运动及双针头液体通道,可快速实现药瓶内容物与液体的溶解混合,极大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本发明中支撑筒内的挡板和卡板均设为3组,使得支撑管在上下滑动时,更加稳定、牢靠。本发明操作简单、快速、可有效防止操作过程中污染药品的现象发生,药品无残留,计量更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包装容器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安全、配液便捷、无残留大容量注射剂容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药品使用时,经常需要将粉针剂药品或小容量注射剂与大容量注射剂瓶配液混合后再进行注射使用。尤其是待配剂型是注射用无菌粉针时,传统中常用的方法是用注射器将一定液体注入到粉针瓶中,溶解稀释后,再用注射器抽出粉针瓶中的混匀液,最终注入到大容量注射剂瓶中。传统方法不仅操作步骤繁琐,而且在复杂的操作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或环境污染,增加护士工作量的同时也增大了无菌操作的风险,给用药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另外,现有的注射剂容器在输液到最后时,往往瓶口处会有部分残留液体无法流出,当药品为特殊药品或要求精确给药时时,残留的液体往往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珍贵药品浪费及给药剂量的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无污染的即配式双头针容器本体。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安全、配液便捷、无残留大容量注射剂容器,包括上盖、容器本体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均分别与容器本体密封连接,所述上盖为双头针盖,所述下盖为插拔盖。
进一步地,所述双头针盖包括支撑筒、支撑管、密封盖,所述支撑管套设在支撑筒内,所述支撑筒下端与容器本体相连,所述密封盖盖合在支撑筒上口;所述支撑筒包括上筒仓、中筒仓和下筒仓,所述中筒仓外径与上筒仓内径相同,所述中筒仓与上筒仓连接处的内壁上设有凸起,所述中筒仓设有带3个圆孔的筒底,所述筒底上设有3组挡板和3个卡板,所述挡板一侧壁与中筒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板位于中筒仓内壁与圆孔之间,所述下筒仓内设有橡胶筒和连接筒,所述橡胶筒内设有胶塞;所述支撑管包括外圈、圈底和双针头,所述支撑管内设有3个带卡舌的卡块和3个挡块,所述圈底上设有3个卡孔,所述圈底和外圈壁连接处设有3个挡孔,所述挡块斜设于挡孔内且底部与圈底固定连接,所述挡块上部设有卡头,所述双针头位于支撑管中心且与圈底固定连接,所述卡板的上沿穿过卡孔并与卡块中部的下沿相对应且卡舌下端位于卡板上端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外圈的外壁上设有多个三角凸起;所述橡胶筒套设在连接筒内,所述橡胶筒下沿短于连接筒下沿,所述中筒仓的外径大于下筒仓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双头针盖与容器本体为螺纹连接或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容器本体借助螺纹与连接筒构成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拔盖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固定圈、锥形斗和柱形口,所述固定圈、锥形斗和柱形口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柱形口下端为密封状,所述插拔盖与容器本体为焊接连接或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双针头的一端插入在胶塞内或位于胶塞上方;所述支撑筒上还设有提手。
进一步地,所述卡块内壁和外圈的外壁均设有密封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卡孔的宽度大于卡板的宽度,所述挡孔的宽度大于挡板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借助黏胶或焊接盖合在支撑筒上口。
进一步地,所述拉环盖还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套设在固定圈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19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储料出料的食物自动贩卖机
- 下一篇:电磁炉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