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0837.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4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王文辉;林强;戴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10 | 分类号: | H02J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慧引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电系统 | ||
1.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单元、判断单元和输出单元;所述采集单元分别连接于至少两个电源和所述判断单元之间;所述输出单元,连接于所述判断单元和负载之间;且所述采集单元与所述输出单元连接;
所述采集单元,用于将每一个电源的输入电流转换成预设比例的电流,并将所述每一个电源的输入电流转换成预设比例的电流进行均流,得到平均电流信号;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将每一个电源的电流与所述平均电流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对应的电流;
所述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输出的电流,对所述采集单元与所述负载之间的电流进行调整,最后输出电流值相同的每一个电源的电流;
所述输出单元,包括:
与所述电源数量相同的开关管、与所述电源数量相同的压差控制单元和与所述电源数量相同的开关管的驱动单元;其中,一个所述开关管对应一个所述压差控制单元和一个所述开关管的驱动单元;
每一个所述压差控制单元连接于,与自身对应的开关管和与自身对应的放大限幅单元之间;
每一个所述开关管连接于,与自身对应的采集单元和所述负载之间;且每一个所述开关管连接于,与自身对应的开关管的驱动单元;
每一个所述压差控制单元,用于调节自身对应的开关管中的漏极和源极的压差维持在预设的压差;
每一个所述开关管的驱动单元,用于根据自身对应的所述开关管的漏极和源极的压差,控制所述开关管的通断;
每一个所述压差控制单元,均包括:
第一压差比例电阻、第二压差比例电阻、第三压差比例电阻、第四压差比例电阻、第五压差比例电阻、第六压差比例电阻、第七压差比例电阻、第八压差比例电阻、压差运放芯片、偏置电源、第二输出电阻、负反馈积分电容、稳压二极管和防倒灌二极管;
所述第一压差比例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压差比例电阻和所述第三压差比例电阻之间;所述第一压差比例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偏置电源;且所述偏置电源和所述第三压差比例电阻的连接点接地;
所述第二压差比例电阻和所述第四压差比例电阻的第一端的连接点连接于,所述压差运放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且所述第四压差比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压差控制单元对应的开关管的驱动单元;
所述第二输出电阻的连接于,所述压差运放芯片的输出端和所述稳压二极管之间;所述稳压二极管和所述负反馈积分电容的连接支路连接于,所述压差运放芯片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防倒灌二极 管的第一端之间,所述防倒灌二极管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压差控制单元对应的开关管的驱动单元;
所述第五压差比例电阻第一端和所述第六压差比例电阻的第一端的连接点,连接于所述负反馈积分电容;所述第六压差比例电阻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七压差比例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八压差比例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压差比例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压差比例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压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压差控制单元对应的放大限幅单元;所述第五压差比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压差控制单元对应的开关管的驱动单元;
所述压差运放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偏置电源的电压和所述压差控制单元对应的放大限幅单元输出的电压,调节所述压差控制单元对应的开关管中的漏极和源极的压差维持在预设的压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单元,包括:
与所述电源数量相同的电流检测单元和平均电流信号输出单元;
每一个所述电流检测单元连接于,与自身对应的电源和所述平均电流信号输出单元之间,且每一个所述电流检测单元连接于所述输出单元;其中,每一个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仅对应一个所述电源,且用于将自身对应的电源的输入电流转换成预设比例的电流;
所述平均电流信号输出单元,用于将每一个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得到的电流进行均流,得到平均电流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均包括:
压降电阻和电流采样芯片;
所述压降电阻的一端分别接入所述电源和所述电流采样芯片,所述压降电阻的另一端接入所述输出单元和所述电流采样芯片;
所述电流采样芯片用于将所述压降电阻产生的压降,按照预设的比例进行放大,以得到被转换成预设比例的所述电源的输入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08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 下一篇: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及其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