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动态灾害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0515.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0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8B29/18;H04W4/38;H04W8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季萍 |
地址: | 212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动态 灾害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动态灾害预警系统,包括承载装置、数据采集组件以及预警单元,承载装置包括用于插入土壤内部的三组支腿、带有若干安装座的支撑架和用于挡雨的挡雨板,数据采集组件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量雨器、用于监测水流速的流速监测仪、用于监测水流量的流量传感器、用于供电的太阳能供电组件、用于定位的定位模块、用于通讯的无线传输模块、用于监测量雨器液位的液位传感器和微处理器,预警单元包括用于数据处理的中央处理器、用于数据输入的输入设备、用于视频会商的视频会商模块、用于信息发布的信息发布单元。本发明有效的实现对山洪灾害的预警,减少山洪灾害发生造成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灾害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动态灾害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地区由降雨引起的洪水、泥石流和滑坡灾害,近年来,突发性、局部性极端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占洪涝灾害死亡总人数的比例趋上升趋势,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山洪灾害严重制约山区和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是当前我国防洪减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安全监控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便是实时监测监测点的模拟量数据动态变化情况,在达到预先设定的报警值进行报警,在达到或超过预先设定的报警值时,向安全监控系统发出控制信号,从而安全监控系统发出警报声,并在安全监控系统终端弹出报警窗口以进行报警,目前国内山洪预警预测系统主要是针对山洪系统相关的水、雨情数据,根据获取到的水、雨情数据进行系统预警。
现有监测预警技术手段,在应对灾害发生时,起到了一定的预警作用,但也存在以下问题:缺少综合监测手段,现有技术中,应对洪水灾害的技术方案和应对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技术方案大多是相互独立的,但在现实中,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随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单一的技术监测手段并不能满足于灾害监测预警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对山洪地质灾害的监测要采用综合监测的技术手段才能达到很好的预警效果,建设成本高。
现有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预测功能较弱,相关信息获取不足,有必要予以改进,立足我国各地山洪灾害防治区域特殊的气候、地形、地质、人口分布,将山洪灾害防治与地质灾害防治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自然灾害预防为基础,实施山洪灾害预警是全面提升当地对应突发山洪灾害能力和水平、保障山区和丘陵地区防洪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动态灾害预警系统,有效的实现对山洪灾害的预警,减少山洪灾害发生造成的危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式动态灾害预警系统,包括:
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用于插入土壤内部的三组支腿、带有若干安装座的支撑架和用于挡雨的挡雨板,三组所述支腿的上部通过螺栓共同安装支撑板,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支撑板的中心上部,若干所述安装座均设置于支撑架的侧部,所述挡雨板安装于支撑架的上部并罩在最上部所述安装座的上部;
数据采集组件,所述数据采集组件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量雨器、用于监测水流速的流速监测仪、用于监测水流量的流量传感器、用于供电的太阳能供电组件、用于定位的定位模块、用于通讯的无线传输模块、用于监测量雨器液位的液位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所述量雨器通过连接架安装于支撑架的侧部,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于量雨器的侧部,所述流速监测仪安装于一组所述安装座的侧部,所述流速监测仪的监测端延伸至一组所述支腿的侧部,所述流量传感器安装于支撑板的下部,所述流量传感器的监测端设置于三组所述支腿之间,所述太阳能供电组件安装于支撑架的侧部,所述定位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微处理器均安装于一组所述安装座的侧部,所述流速监测仪、液位传感器、定位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均分别与微处理器信号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0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