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易热封易揭开食品包装用PE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9830.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0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鑫顺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36;B32B27/08;B32B27/06;B32B27/18;B32B33/00;B65D65/4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陈晓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热封易 揭开 食品包装 pe 薄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热封易揭开食品包装用PE薄膜,用于与印刷层一起形成封盖膜,然后与底膜热合后中间形成食品包装腔室,PE薄膜与底模热合形成封边,所述底膜为共挤拉伸薄膜,所述印刷层为PET膜或MOPP膜,所述PE薄膜包含依次复合的电晕层、中间层和内层,电晕层、中间层和内层共挤而成。本发明的PE薄膜,用于与印刷层和底模一起用于食品包装,其三层分结构相互支持,使得其热封强度适中而易于揭开且开口非常整齐,耐跌落性能也能满足要求,人们在使用易揭包装袋将不借助剪刀等辅助工具既能轻松揭开,且能保证开口的完整美观,实用性极强,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热封易揭开食品包装用PE薄膜。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产品各方面设计人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食用产品品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打开包装的体验感、难易程度也逐渐成为了人们重视的选购依据,为此,行业内各厂家越来越重视封口的制作,既要满足其保护产品不变质、保护包装能经受颠簸、跌落等状况不破坏,又要方便打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热封易揭开食品包装用PE薄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易热封易揭开食品包装用PE薄膜,用于与印刷层一起形成封盖膜,然后与底膜热合后中间形成食品包装腔室,PE薄膜与底模热合形成封边,所述底膜为共挤拉伸薄膜,所述印刷层为PET 膜或MOPP 膜,所述PE薄膜包含依次复合的电晕层、中间层和内层,电晕层、中间层和内层共挤而成,所述电晕层包括25~28质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与72~83质量份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所述中间层包括22~29质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45~55质量份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所述内层包括60~65质量份的涂覆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与20~30质量份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与5~10质量份的聚丁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PE薄膜的厚度为50-70um,其中,电晕层的厚度为15-30um,中间层的厚度为20um,内层的厚度为15-20um。
作为优选,所述印刷层的厚度为10-15 um,PE薄膜的厚度为50-70 um,底膜厚度为120-140 um。
作为优选,所述电晕层中还包括0 .15~0 .24质量份的沸石和0 .11~0 .13质量份的油酸酰胺。
作为优选,所述内层中还包括0 .25~0 .31质量份的沸石、0 .1~0 .15质量份的油酸酰胺。
作为优选,所述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乙烯均聚物,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乙烯与1-烯烃的共聚物;所述涂覆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乙烯均聚物;所述聚丁烯树脂为异丁烯与正丁烯的共聚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易热封易揭开食品包装用PE薄膜,用于与印刷层和底模一起用于食品包装,其三层分结构相互支持,使得其热封强度适中而易于揭开且开口非常整齐,耐跌落性能也能满足要求,人们在使用易揭包装袋将不借助剪刀等辅助工具既能轻松揭开,且能保证开口的完整美观,实用性极强,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易热封易揭开食品包装用PE薄膜,用于与印刷层一起形成封盖膜,然后与底膜热合后中间形成食品包装腔室,PE薄膜与底模热合形成封边,所述底膜为共挤拉伸薄膜,所述印刷层为PET 膜或MOPP 膜,所述PE薄膜包含依次复合的电晕层、中间层和内层,电晕层、中间层和内层共挤而成,所述电晕层包括25~28质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与72~83质量份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所述中间层包括22~29质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45~55质量份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所述内层包括60~65质量份的涂覆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与20~30质量份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与5~10质量份的聚丁烯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鑫顺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鑫顺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9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箱型周转箱抓手
- 下一篇:一种钣金件工业铝板二次成型加工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