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位置服务的充电桩信息推送及充电预约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9813.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1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恺;李德胜;郑隽一;张育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B60L53/66;G06Q10/02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谭典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位置 服务 充电 信息 推送 预约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位置服务的充电桩信息推送及充电预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端,配置为与用户APP端、充电桩端之间的交互API接口,通过上述API接口获取车端和充电桩端的实时使用情况;用户APP端,配置为响应服务器端对地址位置信息查询命令、车端信息查询命令、接受订阅服务器端推送的充电预约信息的响应;充电桩端,配置为响应服务器端下发查询命令、设置命令和控制充电桩端命令的API接口;本发明通过充电桩的运维系统提出一种基于位置服务LBS的充电优惠推送和充电预约信息,为新能源车辆提供主动预约充电,并能实时了解车端和充电桩端状态,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充电桩被动等待用户出现的闲置和充电桩位的浪费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位置服务的充电桩信息推送及充电预约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备充电桩也引来了爆发性的增长。根据中汽协截止2019年统计的最新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44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8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7%(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EVCIPA的最新数据,截止2019年7月,中国充电桩保有量105.1万根,其中公共类充电桩桩数量44.67万根,私人充电桩数量60.4万根(数据来源: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由此可以统计分析出充电桩与新能源车比率为37.4%,桩车占比严重不对等。
如何让买了电动汽车用户能用得舒心,充电是最大的问题之一,“充电焦虑”依旧存在,车多桩少依旧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车多桩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很多充电桩的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闲置率较高,大量铺设公共充电桩,使得整体的充电桩的使用率在时间上呈现出来使用效率低的情况。
根据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数据显示,近三年电动汽车充电量年均增132%,2018年达到39.43亿千瓦时。(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假设全部充电量中70%是有交流充电桩(假设交流桩7kW)完成,30%由直流桩(假设直流桩的平均功率为20kW)完成。可以计算分析出如表1所统计的数据,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电动汽车充电桩全年利用率仅在30%左右。
表1 2018年电动汽车充电量级充电桩使用率分析表
对充电桩运营厂家来说,如何提高充电桩的充电使用效率值得深入研究。
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目前现有充电桩运营商都是通过自身厂家的运营APP平台或第三方运营公司APP平台上提供的充电桩信息,提供APP平台给用户去选自身合适的充电桩桩进行充电,但在解决实际提高桩的充电利用率问题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通过这种基于地理位置服务LBS的充电优惠信息推送及充电预约系统,通过这种技术手段可以使得充电桩平台根据充电桩结合地理位置信息主动去推送充电优惠信息,让充电用户进行充电预约选择,通过这种方式让充电桩去主动寻找潜在的客户,而不是被动的等待用户来选择充电桩进行充电行为,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了充电桩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充电桩被动等待用户出现的闲置和充电桩位的浪费的问题,为此提供了基于位置服务的充电桩信息推送及充电预约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位置服务的充电桩信息推送及充电预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服务器端,配置为与用户APP端、充电桩端之间的交互API接口,通过上述API接口获取车端和充电桩端的实时使用情况;
用户APP端,配置为响应服务器端对地址位置信息查询命令、车端信息查询命令、接受订阅服务器端推送的充电预约信息的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98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