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染机械中缠绕收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8047.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0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林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康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26 | 分类号: | B65H23/26;B65H18/02;B65H23/188;B65H19/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盛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机械 缠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染机械中缠绕收布装置,包括支架和缠绕收布装置;左底座的上端面后端成型有后支撑板、前端前后移动设置有前支撑板;右底座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右支撑板;缠绕收布装置包括缠绕架;后支撑板的上端旋转设置有后旋转座;前支撑板的上端旋转设置有前旋转座;缠绕架包括前缠绕支撑部、后缠绕支撑部、左缠绕支撑部和右缠绕支撑部;左缠绕支撑部和右缠绕支撑部左右对称设置;左缠绕支撑部和右缠绕支撑部左右移动设置在前缠绕支撑部和后缠绕支撑部之间并且两者左右间距可调;缠绕架可拆卸安装在前旋转座和后旋转座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染机械中缠绕收布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的发展快速的增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让人们首先解决了衣的问题,随着纺织印染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纺织印染产品满足并引导着人们的需求,在纺织印染加工过程中,收布是将纺织好的成品布料收集的过程,以至于能够快速处理纺织完成的布料。现有收布一般通过摆布机完成,通过摆布机将纺织完成的布料收集到收集箱中,利用移动收集箱,使布料重叠放置,由于布料较为柔软,从而导致布料在叠加过程中不够平整,且由于未对布料进行较为紧密的收集,致使后期运送布料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收布方式导致布料不平整,不利于后续运输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印染机械中缠绕收布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印染机械中缠绕收布装置,包括支架和缠绕收布装置;支架包括左底座和右底座;右底座相对于左底座左右移动设置并且两者间距可调;左底座的上端面后端成型有后支撑板、前端前后移动设置有前支撑板;右底座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右支撑板;一对右支撑板靠近的端面上端之间枢接有一对上下分布的导向辊;缠绕收布装置包括缠绕架;后支撑板的上端旋转设置有后旋转座;前支撑板的上端旋转设置有前旋转座;缠绕架包括前缠绕支撑部、后缠绕支撑部、左缠绕支撑部和右缠绕支撑部;左缠绕支撑部和右缠绕支撑部左右对称设置;左缠绕支撑部和右缠绕支撑部左右移动设置在前缠绕支撑部和后缠绕支撑部之间并且两者左右间距可调;缠绕架可拆卸安装在前旋转座和后旋转座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后缠绕支撑部的前端面上成型有矩形槽状的后移动槽;后缠绕支撑部的左右端面之间枢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螺杆位于后移动槽内并且左部和右部成型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部;前缠绕支撑部的后端面上成型有矩形槽状的前移动槽;前移动槽的左右侧壁之间成型有前导向杆;左缠绕支撑部包括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左移动支撑板;一对左移动支撑板靠近的端面远离右缠绕支撑部的一端之间成型有圆柱状的左缠绕杆;一对左移动支撑板远离的端面靠近右缠绕支撑部的一端分别成型有与前移动槽和后移动槽配合的左移动驱动块;右缠绕支撑部包括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右移动支撑板;一对右移动支撑板靠近的端面远离左缠绕支撑部的一端之间成型有圆柱状的右缠绕杆;一对右移动支撑板远离的端面靠近左缠绕支撑部的一端分别成型有与前移动槽和后移动槽配合的右移动驱动块;前侧的左移动驱动块和右移动驱动块螺接在调节螺栓的螺杆不同的外螺纹部上;前侧的左移动驱动块和右移动驱动块套设在前导向杆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一对右移动支撑板的左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导向插杆;一对左移动支撑板的右端面上分别成型有供导向插杆插入的导向插槽;导向插杆插设在相应侧的导向插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前旋转座的后端面成型有矩形槽状的前限位插槽;后旋转座的前端面上成型有矩形槽状的后限位插槽;前缠绕支撑部的前端面上成型有与前限位插槽配合的前限位插块;后缠绕支撑部的后端面上成型有与后限位插槽配合的后限位插块;左底座的上端面前端成型有矩形槽状的前后移动限位槽;前后移动限位槽的前后侧壁之间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前后移动导杆;左底座的前端面上枢接有前后驱动螺栓;前后驱动螺栓的后端枢接在前后移动限位槽的后侧壁上;前支撑板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与前后移动限位槽配合的前支撑底块;前支撑底块前后移动设置在前后移动限位槽内;前支撑底块套设在一对前后移动导杆上并且螺接在前后驱动螺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康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康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80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