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打鼾行为监测装置及打鼾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6521.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2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汪宇恒;陈慧强;汪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宇恒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A61B5/024;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打鼾 行为 监测 装置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打鼾行为监测装置及打鼾预警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打鼾行为监测装置,包括:头骨固定器、振动传感器、处理器以及通信单元。其中,振动传感器、通信单元、处理器以及通信单元均设置在头骨固定器上,处理器分别与通信单元以及振动传感器电连接,通信单元用于与监测终端通信连接,振动传感器用于获取用户的头骨的振动以生成振动信号,并将振动信号发送至处理器,当确定振动信号获取振动信号对应的振动烈度数据大于预设振动烈度数据,发送打鼾指示信号,打鼾指示信号中包括振动烈度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打鼾行为监测装置,可以实现对用户打鼾行为的监测,避免了传统方式中外接声源对于鼾声监测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打鼾行为监测装置及打鼾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打鼾是由于呼吸过程中气流通过上呼吸道的狭窄部位时,震动气道周围的软组织而引起,有气道阻塞型和中枢障碍型。很多人都会出现打鼾的情况,并且有很多人认为打鼾是一种正常的情况,并未认为打鼾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什么损害,其实打鼾是身体健康的大敌,打鼾时会带来大脑和血液严重缺氧,阻碍了代谢的正常进行,导致部分细胞加速死亡,日积月累就会损害身体内脏器官,引发一百多种疾病,甚至引发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导致人睡眠时窒息死亡。
现有技术中,对于鼾声的检测大多是利用麦克风来收集用户发出的鼾声,然后通过记录鼾声持续的时间、音量大小以及频率等参数来判断用户鼾声的具体状态。目前,鼾声检测与判断大多普遍采用鼾声阈值判断法,即采用普通的麦克风模块,把声音的分贝值转化成电压值,再通过模数转换发送高低变化的数字信号到主控系统,当检测到的数字信号高于一个阈值,则判断为有鼾声。
然后,利用声音特性来判断的用户是否打鼾的方式,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噪声的影响(如说话、咳嗽、鸟鸣、装修噪声等等),可见,其判断效果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声源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打鼾行为监测装置及打鼾预警系统,以实现对用户打鼾行为的准确监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打鼾行为监测装置,包括:头骨固定器、振动传感器、处理器以及通信单元;
所述振动传感器、所述通信单元、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通信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头骨固定器上,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通信单元以及所述振动传感器电连接,所述通信单元用于与监测终端通信连接;
当用户将所述头骨固定器佩戴至头部时,所述振动传感器与用户的头骨贴合接触,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头骨的振动以生成振动信号,并将所述振动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振动信号获取所述振动信号对应的振动烈度数据,并判断所述振动烈度数据是否大于预设振动烈度数据;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监测终端发送打鼾指示信号,所述打鼾指示信号中包括所述振动烈度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头骨固定器包括:眼部固定器;
所述眼部固定器包括:眼罩本体以及与所述眼罩本体连接的佩戴部;
所述振动传感器、所述通信单元、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通信单元均设置在所述眼罩本体中;
当所述用户佩戴所述眼部固定器时,所述眼罩本体用于遮盖所述用户的眼睛,所述佩戴部用于将所述眼部固定器固定在所述用户的头部,所述眼罩本体与所述用户的额骨和/或鼻骨相接触,以使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所述用户的额骨和/或鼻骨贴合接触,其中,所述振动传感器获取所述用户的骨头的振动以生成所述振动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头骨固定器包括:耳部固定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宇恒,未经汪宇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6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对邻硝废水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竖向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