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维色谱柱分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6298.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5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彭凯;陈育拼;王宝雷;纪健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通色谱分离纯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60 | 分类号: | G01N30/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维 色谱 分离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维色谱柱分离系统,其包含第一分离系统,第二分离系统以及第三分离系统,第一分离系统与第二分离系统通过第一阀进行连接,第二分离系统与第三分离系统通过第二阀进行连接;第一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第二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以及第三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的形状均为空心圆形;且第一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的孔径,第二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的孔径以及第三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的孔径呈逐级减少的趋势。本申请与现有色谱柱相比,结构简单,且易于生产;本申请与现有可以实现三层乃至多层分离,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维色谱柱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色谱作为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工具,对化合物的分离分析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目前使用的大多数仪器为一维色谱,使用一根柱子,适合于含几十至几百个物质的样品分析。近年来,随着色谱柱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对复杂化合物及难分离的样品进行分离时分辨能力特别高的色谱柱。然而,世界上物质种类之多是无法计算的,而样品的复杂性也是难以估量的。对于类似石油化工、环境污染物、体液、食品等复杂样品,用常规的单柱色谱分析,无论怎样增加柱效,也无法得到满意的分离结果。况且许多样品中还会含有沸点相近、极性相近、异构体等难分离物质对,这样就有必要再加上一根或几根并联或串联柱来进行分析。继而就发展出了一种新型的色谱分析方法———多维色谱技术。
多维色谱技术是将同种色谱不同选择性分离柱或不同类型色谱分离技术组合,构成联用系统的技术。现在应用最多的是二维色谱,它是在单分离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技术关键是联结两色谱分离系统之间的接口设备和技术。通常由第一个或预分离柱和第二个或主分离柱串联组成,两柱之间通过切换阀或压力平衡装置作为接口,以改变流动相流路,部分在预柱未分离的组分,导入主柱进行第二次分离,从而大大提高系统分离能力。
多维色谱作为一种分离技术与方法过去20多年里其理论日趋成熟,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多维色谱分离方法在石油化工行业、生物、医药、食品、卫生、商品检测、法医检测、未知物质的剖析分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为这些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维色谱柱分离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多维色谱柱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第一分离系统,第二分离系统以及第三分离系统,第一分离系统与第二分离系统通过第一阀进行连接,第二分离系统与第三分离系统通过第二阀进行连接;第一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第二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以及第三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的形状均为空心圆形;且第一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的孔径,第二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的孔径以及第三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的孔径呈逐级减少的趋势。
第一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第二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以及第三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的材质相同或者不同。
第一分离系统,包含第一泵,第一吸附柱,其包含第一柱体,上端柱帽,下端柱帽,柱体里面设有第一分离材料;上端柱帽的中心处设有第一进口;下端柱帽的中心处设有第一出口。
第一分离系统分离出的废液通过第一管道排到废液槽;
第三分离系统分离出的样品通过管道排到样品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1)本申请与现有色谱柱相比,结构简单,且易于生产;
(2)本申请与现有可以实现三层乃至多层分离,效率较高;
(3)第一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第二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以及第三分离系统的分离材料的材质相同或者不同;以实现对不同杂质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通色谱分离纯化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通色谱分离纯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62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