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天候太阳能蒸发净水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5981.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9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吴翔;张梓涵;包榕;金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翔;张梓涵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周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天候 太阳能 蒸发 净水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天候太阳能蒸发净水器,包括透明罩、处理腔、污水腔、多孔吸水材料;多孔吸水材料位于污水腔内,污水腔位于处理腔内;透明罩盖于处理腔上;污水腔设有污水入口,处理腔设有净水出管,充分利用黑色海绵高效的光热转换性能、隔热性能和疏水性能以及亲水海绵材料良好的吸水性能,使得该蒸发器具有高效的太阳能蒸发效率以及高效的自蒸发效果。该方法以太阳光或模拟太阳光为光源,无需其他能量来源,绿色环保、操作简便快捷,采用商业化聚合物泡沫的结构集成设计为制造高效、大规模、耐用的太阳能蒸汽系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广泛应用于蒸汽发电、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行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全天候水蒸发系统,可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污水处理、海水淡化、食品等行业。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而存在于河流、湖泊和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地下淡水目前仅占地球水资源的0.36%。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也成为全球性问题。一方面,随着世界城镇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在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导致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且污水的成分益发复杂,不仅含有大量的无机盐,还含有大量不易分解的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使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中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而一些地区的人们由于长期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产生了各种病症,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当地的经济建设。
常用的水净化方法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渗析法、反渗透膜法以及冷冻法等,这些方法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能源的消耗。而随之引起的地球温室效应、空气污染等问题也告示人们必须谨慎从事。从中国国情出发,情况更是如此。我国广大农村、孤岛等地区至今仍普遍缺乏电力,因此在中国能源较紧张的条件下,迫切需要发展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简便、高效的净化水装置。
传统太阳能蒸馏器用透镜或反射镜来吸收太阳能,这些材料每平方米要花费200美元,能源转换效率仅50%左右,在夜间及太阳辐射不理想的情况下工作效率更低;而且蒸馏器制作复杂,耐久性差,无法扩大规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太阳能蒸馏器蒸发工艺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天候太阳能蒸发净水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有良好的水捕集能力和蒸发性能;装置由疏水性顶层通过可伸缩的涂覆和气相聚合方法,极高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集成蒸发器结合亲水性底层良好的抽水和隔热能力,太阳对蒸汽效率达到九成。本装置独特的结构使得在没有光照射的情况下具有很强的自蒸发效果,提供了一种全天候的太阳能蒸馏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全天候太阳能蒸发净水器,包括透明罩、处理腔、污水腔、多孔吸水材料;多孔吸水材料位于污水腔内,污水腔位于处理腔内;透明罩盖于处理腔上;污水腔设有污水入口,处理腔设有净水出管。
一种上述全天候太阳能蒸发净水器进行污水蒸发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污水加入污水腔中,光照或者非光照条件下,静置完成污水蒸发处理。
本发明中,多孔吸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海绵的一部分浸泡氯化铁溶液中,然后干燥,再与吡咯蒸汽接触,得到多孔吸水材料;优选的,海绵中,浸泡金属溶液部分的体积为海绵体积的20~25%,使得多孔材料可大量快速吸水的同时提高水分子逃逸能力;氯化铁溶液的浓度为25mg/mL,聚吡咯作为疏水组分,在海绵中,对吸水能力以及水分子扩散有明显影响,通过用量的限定,可以得到最优的结果。
本发明中,透明罩与处理腔为密封结构,即透明罩为处理腔的密封盖,处理腔可以为透明也可以为非透明;污水腔为开口结构,根据常识,开口朝上,用于盛放污水,其中污水入口可以为污水腔的开口,也可利用管道与污水腔连通,形成污水输送的通道,具体为常规技术;多孔吸水材料的外径为污水腔内径的95~100%,从开口将多孔吸水材料置入污水腔,优选外径使得多孔吸水材料发挥最佳的吸水、扩散效果;进一步优选的,多孔吸水材料中,浸泡氯化铁溶液的部分朝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翔;张梓涵,未经吴翔;张梓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59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