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速双心钻井提速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3401.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9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陈作;邹强;刘彬;李伟成;冯明;杨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川庆石油钻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2 | 分类号: | E21B10/42;E21B10/43;E21B10/60;E21B17/18;E21B1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谭昌驰;邢伟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速双心 钻井 提速 设备 | ||
1.一种双速双心钻井提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提速设备包括外筒体、井下动力装置、大切削头和小切削头,其中,
所述大切削头具有第一中心线、沿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的贯穿通孔、以及第一直径,小切削头具有第二中心线和第二直径,所述第二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直径,所述第二中心线与所述第一中心线平行但不重合;
所述外筒体套装在所述井下动力装置之外并形成环空,并且所述外筒体的左端直接与上部钻柱连接,同时所述外筒体的右端直接与所述大切削头连接,以使大切削头能够在上部钻柱的带动下钻进,同时使井下动力装置在上部钻柱的带动下旋转;
所述井下动力装置具有动力发生部和旋转输出部,其中,所述动力发生部能够产生动力并使旋转输出部旋转,所述旋转输出部穿过大切削头的所述贯穿通孔与小切削头连接,并能够驱动小切削头自转。
2.一种双速双心钻井提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提速设备包括分流装置、外筒体、井下动力装置、扶正装置、大切削头和小切削头,其中,
所述大切削头具有第一中心线、沿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的贯穿通孔、以及第一直径,小切削头具有第二中心线和第二直径,所述第二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直径,所述第二中心线与所述第一中心线平行但不重合;
所述外筒体套装在所述井下动力装置之外并形成环空,并且所述外筒体的左端通过所述分流装置与上部钻柱连接,同时所述外筒体的右端通过所述扶正装置与大切削头连接,以使大切削头能够在上部钻柱的带动下钻进,同时使井下动力装置在上部钻柱的带动下旋转;
所述井下动力装置具有动力发生部和旋转输出部,其中,所述动力发生部能够产生动力并使旋转输出部旋转,所述旋转输出部穿过大切削头的所述贯穿通孔与小切削头连接,并能够驱动小切削头自转;
所述扶正装置被设置为扶正所述动力发生部、旋转输出部或小切削头;
所述分流装置被设置为能够将上部钻柱中的钻井液分隔为第一液流和第二液流,其中,所述第一液流进入所述环空,并能够润滑大切削头,所述第二液流进入所述井下动力装置的动力发生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速双心钻井提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直径的1/50~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速双心钻井提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切削头的角速度与大切削头的角速度之比为4~7: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速双心钻井提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切削头具有径向截面积逐渐缩小的喷射通道,所述喷射通道的一端接收流经所述动力发生部的第二液流,并从所述喷射通道的另一端喷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速双心钻井提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装置具有类梅花状腔体,所述类梅花状腔体能够扶正所述动力发生部或旋转输出部,或者能够扶正小切削头与旋转输出部连接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速双心钻井提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具有分水部件,其中,所述分水部件上设置有中心孔和多个分水孔,所述多个分水孔能够将上部钻柱中的钻井液与所述环空连通并形成所述第一液流,所述中心孔能够将上部钻柱的钻井液与所述动力发生部连通并形成所述第二液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速双心钻井提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右端中的类梅花状腔体,所述类梅花状腔体能够扶正所述动力发生部或旋转输出部,或者能够扶正小切削头与旋转输出部连接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双速双心钻井提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左端中并位于所述上部钻柱与所述动力发生部之间的分水部件,其中,所述分水部件上设置有中心孔和多个分水孔,所述多个分水孔能够将上部钻柱中的钻井液与所述环空连通并形成第一液流,所述中心孔能够将上部钻柱的钻井液与所述动力发生部连通并形成第二液流,所述第一液流能够润滑大切削头,所述第二液流能够为所述动力发生部提供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川庆石油钻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川庆石油钻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34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