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负极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3350.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2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方巍;邓伟;周旭峰;刘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付丽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极 电池 | ||
1.一种无负极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依次叠加设置的第一弹簧组、第一垫片、电芯、第二垫片和第二弹簧组,所述电芯由若干个弹性单元组成;
所述弹性单元由依次叠加设置的压缩后的弹性基体、第一隔膜、正极极片和第二隔膜组成;
所述第一弹簧组由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垫片之间的若干个微弹簧组成,
所述第二弹簧组由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垫片之间的若干个微弹簧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负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体为本征导电、多孔的弹性基底,弹性模量为1500~200000N/cm2,密度为0.5~3g/cm3;所述弹性基体的形式为薄膜、泡沫、海绵、气凝胶和水凝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负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体选自具有烯烃基础结构的聚合物、具有环状烯烃结构或稠环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具有乙烯醇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的饱和乙烯醇聚合物、环氧当量为500g/eq以下的苯氧基树脂或环氧树脂、镍、铜、钛、铁、铝、导电碳、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硅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负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体由不导电骨架和导电层组成,所述不导电骨架为薄膜、泡沫、海绵、气凝胶和水凝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负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弹簧的直径为0.1~10mm,高度为0.1~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负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独立的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纤维素、聚酰亚胺、聚酰胺、氨纶、芳纶和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负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是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的混合物涂覆于集流体上形成的片状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负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选自磷酸铁锂、磷酸锰锂、硅酸锂、硅酸铁锂、硫酸盐化合物、钛硫化合物、钼硫化合物、铁硫化合物、掺杂锂锰氧化物、锂钴氧化物、锂钛氧化物、锂钒氧化物、锂镍锰氧化物、锂镍钴氧化物、锂镍锰钴氧化物、锂铁镍锰氧化物、富锂锰基材料和其他可脱嵌锂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无负极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极耳,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极耳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33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