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回风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2447.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3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熊玉昌;侯霄;侯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玉昌 |
主分类号: | F24B1/28 | 分类号: | F24B1/28;F23L1/00;F24D15/02;F24C3/10;F24C3/12;F24C15/10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石文义 |
地址: | 5621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环保 回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回风炉,包括有炉座、炉体、炉芯、炉面板、排烟室和排烟管,炉芯设于炉体内,并与炉体同轴设于炉座上,炉面板设于炉身的顶部,在炉座的顶面设有与炉芯的内腔相通的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炉桥;炉体由内炉壁、中间内炉壁、中间外炉壁、外炉壁和密封板构成,内炉壁和外炉壁之间形成有三个腔体;炉芯由耐火层、壳体和聚火罩构成,在耐火层和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三通风通道;壳体的外壁与内炉壁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回热通道。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回风炉,利用不同的通道,使烟气和空气分为不同的通道进行运行,充分利用烟气中热量加热输入的冷空气,通过加热后的空气使燃料能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高,可广泛在农村或者城镇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燃烧炉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回风炉。
背景技术
回风炉是一种通过燃烧煤或其他生物质燃料来进行取暖或烹饪加热的设备,其主要包括有用于隔热的炉体桶,并在炉体内设置燃烧室,煤或生物质燃料放入燃烧室内燃烧后产生热量。目前,在国家积极倡导低碳环境,节能降耗成为世界的主题,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炉子,不仅浪费资源,燃料浪费大,且燃烧火力不旺,火力不能调节,存在封火难的问题,导致燃烧效率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火时,炉体升温较慢,不能及时取暖;二是存在炉体上半部分温度高,而下半部分温度低;三是回风过程只在炉体上半部分进行,热风很快被排除室外,热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四是存在靠近排烟管一侧的炉体暖和,而远离排烟管一侧的炉体却感觉不到暖和,五是通过底部一次进风,容易导致燃料燃烧不完全问题是。
而在西南地区的中小城市及农村中,回风炉不仅作取暖用,有时还作用烹饪用的炉灶。目前普遍使用的回风炉所采用的燃料比较单一,而在使用过程中,有时需要用生物质燃料,采用木柴作为燃料,这样容易使木柴积压在炉芯的底部而堵塞炉桥,造成炉膛因供氧不足,出现燃烧不充分的问题,造成烟气污染大,热效率低,不能有效利用烟气中的热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燃烧更加充分,燃料利用率高,燃烧效率更高的回风炉,能实现取暖和烹饪双重功能,具有聚火聚热及保温效果好,节能减排的目的,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回风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回风炉,包括有炉座、炉体、炉芯、炉面板、排烟室和排烟管,所述炉座、炉身及炉面板均可自由拆分,而相互连接时形成一体式密封结构,所述炉座为具有空腔的密封结构,所述炉芯设置于炉体内,并与所述炉体同轴设置于炉座上,所述炉面板设置于炉身的顶部,在所述炉座的顶面设有与炉芯的内腔相通的开口,并在所述开口处设有炉桥;所述炉体由内炉壁、中间内炉壁、中间外炉壁、外炉壁和密封板构成,所述内炉壁和外炉壁沿所述炉芯从内向外间隔地同轴设置于炉座上,所述密封板固定于所述内炉壁和外炉壁的顶部,所述内炉壁和外炉壁之间依次通过中间内炉壁和中间外炉壁形成有三个腔体,三个腔体从外至内分别为第一通风通道、第二回热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所述炉芯由耐火层、壳体和聚火罩构成具有内腔的圆筒状结构,所述耐火层位于壳体内,在所述耐火层和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三通风通道,所述聚火罩设置于耐火层和壳体的顶部;所述壳体的外壁与内炉壁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回热通道;在所述第一回热通道与第二回热通道之间设有相互贯通的回热机构;在所述第一通风通道、第二通风通道和第三通风通道之间设有相互贯通的通风机构,并在所述炉桥下方设有与通风机构相通的连接管道;所述排烟管的一端与位于炉体外侧的排烟室相通,另一端依次穿过外炉壁及中间外炉壁与第二回热通道相通,并在所述排烟室的顶部设有与排烟室相通的外排烟管;在所述炉座内设置有可向外拉动或者向内收缩的灰箱,所述灰箱位于炉桥的正下方;在所述炉面板上设有炉圈及与炉圈相匹配的炉盖,所述炉盖位于聚火罩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玉昌,未经熊玉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4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