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2082.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董军启;刘东;朱坤军;董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5B41/20;F25B43/00;F28D7/16;F28F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罗宏伟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 ||
1.一种换热组件(100),包括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多根并列排列的换热管(3)、储液组件(4)和三通换向阀(5);所述换热管(3)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流管(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2)之间;
所述储液组件(4)固定于所述第二集流管(2)的外侧,所述储液组件(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集流管(2)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储液组件(4)包括具有筒腔(410)的储液筒(41)、单向阀(42)和干燥过滤器(43),所述单向阀(42)位于所述储液筒(41)的筒腔(410),且所述单向阀(42)与所述储液筒(41)周向密封,所述筒腔(410)包括分布于所述单向阀(42)相对两侧的第一储液腔(4101)和第二储液腔(4102);所述第一储液腔(4101)与所述单向阀(42)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储液腔(4102)与所述单向阀(42)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储液腔(4101)与所述第二集流管(2)的管腔连通;所述干燥过滤器(43)位于所述第二储液腔(4102)以对进入所述第二储液腔(4102)的制冷剂干燥及过滤,所述储液筒(41)设有将所述第一储液腔(4101)与所述第二集流管(2)管腔连通的筒孔,还设有将所述第二储液腔(4102)与所述三通换向阀(5)连通的第二管口(412);所述储液筒(41)的筒壁上设有第三端口(413),所述单向阀(42)和所述干燥过滤器(43)在所述储液组件(4)的长度方向上分布于第三端口(413)的两侧,所述第三端口(413)与所述第二储液腔(4102)连通;所述第三端口(413)是制热模式下的储液筒进口,所述筒孔是制冷模式下的储液筒进口,所述第二管口(412)是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下储液筒共用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换热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两个隔板(6),第一集流管(1)通过隔板(6)形成至少两个腔室:第一腔(11)和第二腔(12);第二集流管(2)通过隔板(6)形成至少两个腔室:第三腔(21)和第四腔(22),第一腔(11)的管壁设有第一端口(111),第二腔(12)的管壁设有第二端口(121);多根换热管(3)至少包括两个管组:第一换热管组(31)和第二换热管组(32),第一腔(11)通过第一换热管组(31)与第三腔(21)连通,第二腔(12)通过第二换热管组(32)与第四腔(22)连通;
三通换向阀(5)固定于第二集流管(2)的外侧,储液组件(4)和三通换向阀(5)沿第二集流管(2)的长度方向布置;
三通换向阀(5)包括第四端口(511)、第五端口(512)以及第六端口(513),第四端口(511)与储液筒(41)的第二管口(412)对接,第四腔(22)的管壁设有开口(220),第五端口(512)与开口(220)对接;第六端口(513)用于与外部的系统元件对接;
三通换向阀(5)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六端口(513)关闭,三通换向阀(5)具有形成于第四端口(511)和第五端口(512)之间的第一阀体通道(5112),所述第一阀体通道(5112)连通所述第二储液腔(4102)与所述第四腔(22);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五端口(512)关闭,所述三通换向阀(5)具有形成于第四端口(511)和第六端口(513)之间的第二阀体通道(5113),所述第二阀体通道(5113)与所述第二储液腔(4102)相连通且与所述第四腔(22)相隔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换向阀(5)是三通球阀,所述三通球阀包括阀座(51)、位于阀座(51)内的球体(52)以及与球体(52)连接的驱动组件(53),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端口(511、512、513)设置于阀座(51)上,所述球体(52)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七端口(521)和第八端口(522),驱动组件(53)带动球体(52)在阀座(51)内转动而改变三通球阀在第一阀体通道(5112)和第二阀体通道(5113)之间的转换,从而切换换热组件(100)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0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