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0kV架空导线绝缘层树枝磨损的超声波检测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9363.6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0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增;李振华;彭江;张波;柴志华;何红太;何家劲;应俊;王文俊;李灿灿;宋妙金;徐洁;曾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浦江县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浦江光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赛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 kv 架空 导线 绝缘 树枝 磨损 超声波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kV架空导线绝缘层树枝磨损的超声波检测装置和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有效地检测架空导线绝缘层树枝磨损,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配网设备真型平台和接入真型平台的架空导绝缘层线树枝磨损模型;所述的模型包括架空导线、树枝和模拟电阻,所述的架空导线包括外部的绝缘层和内部的芯线,绝缘层上设置有磨损区,树枝架设在磨损区表面;树枝靠近树干的位置通过导线连接模拟电阻的一端,模拟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本发明将架空导线绝缘层树枝磨损模型接入配网设备真型平台,确定最优的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角度,提高检测的效率,能发现最细微树枝磨损情况,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设备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0kV架空导线绝缘层树枝磨损的超声波检测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10kV架空绝缘导线线路广泛应用于城区和丘陵等场合,与裸导线相比,大幅降低了小动物、树木和漂浮物等因素引起跳闸事故,提高了用户的供电可靠性。但由于有的绝缘导线长时间运行在树枝中间,树枝在自然风的作用下,不断地与绝缘导线外表面产生摩擦,造成绝缘导线绝缘层损伤,严重时绝缘导线会对树枝放电,危及架空绝缘导线线路的安全运行。当绝缘导线被树枝磨损到一定的程度后,绝缘导线对树枝就会有微弱的放电。由于产生的放电声音比较轻和放电声音的频率较高,人耳不一定能直接听到,只能通过专用的仪器在一定的范围内(方位和距离)才能听到局部放电的声音,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检测到绝缘层树枝磨损的放电,存在安全隐患。
也有对磨损进行模拟的装置,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架空导线微振模拟实验装置”,其公告号“CN102661839B”,包括底座,底座上端面的两端设有张拉装置,导线两端通过耐张线夹和绝缘子与张拉装置连接,导线两端与张拉装置之间还设有压力传感器;张拉装置的内侧设有悬挂支架,悬挂支架通过悬挂调整机构与绝缘子连接,绝缘子与悬垂线夹连接,导线悬挂在悬垂线夹内;悬挂支架之间的中部设有激振装置,激振装置通过绝缘子和悬垂线夹与导线连接。该装置能模拟各种微振动情况对磨损的影响来改善微振动磨损,但是该装置还是不能更有效地检测架空导线绝缘层磨损的放电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有效地检测架空导线绝缘层树枝磨损,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10kV架空导线绝缘层树枝磨损的超声波检测装置和方法,模拟不同测试方位和距离测试架空导线绝缘层被树枝磨损的情况,从而得出最优的检测角度和距离,提高检测的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包括配网设备真型平台和接入真型平台的架空导线绝缘层树枝磨损模型;所述的模型包括架空导线、树枝和模拟电阻,所述的架空导线包括外部的绝缘层和内部的芯线,绝缘层上设置有磨损区,树枝架设在磨损区表面;树枝靠近树干的位置通过导线连接模拟电阻的一端,模拟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配网设备真型平台,相当于独立的一个配电网系统,其设备的安装方式、高度、设备类型等均与运行的配电网是一样的。模拟实际情况的配网运行,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贴近现实,又不干扰正常的配网运行。用模拟电阻模拟树干,树枝架设在架空导线绝缘层磨损区上,模拟现实中树枝将架空导线磨损的情况,方便模拟不同方位和不同距离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架空导线绝缘层树枝磨损的情况,从而得到最优的检测角度和距离,提高检测的效率。采用局部放电超声波技术应用在10kV配网设备的带电检测上,能有效及时发现10kV配网设备架空导线绝缘层被树枝磨损的缺陷,同时还能提高10kV配网设备运维检修的效率,确保10kV配网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浦江县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浦江光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赛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浦江县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浦江光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赛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9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