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输液监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9201.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1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冶;覃孝梅;覃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茶花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A61M5/4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杨静文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输液 监护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医院监护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输液监护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对患者的输液状态进行监控和报警提示,使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减少失误和纠纷产生的智能输液监护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在病房的输液监护设备,所述输液监护设备与监控中心设备通讯连接;所述输液监护设备,为多个,用于采集和显示对患者的输液状态信息进行采集和显示,当输液状态异常时发出报警信息;所述监控中心设备,用于接收并显示所有患者的输液状态信息和报警信息,将患者的输液状态信息和报警信息推送至相应医护人员的手持设备;所述手持设备,与监控中心设备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并显示患者的输液状态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院监护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输液监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通过输液和注射给药、补充营养、调节体液平衡等越来越成为诊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方法,并且开辟的输液和注射通路也越来越多;随着单个患者输液和注射通路的增多以及整个病房、病区输液和注射器的大量使用,医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差错率也大为上升,带来了医疗隐患。
传统的输液泵和注射泵的研制和应用,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分立的、各自独立工作的输液和注射泵的设置、观察和检测,对医护工作人员来说劳动强度仍相当大,特别是在ICU、CCU等输液和注射泵大量使用的场合。同时有些药物或液体还必须定时、协同或持续输注,这不但是医护工作人员的较大负担,在工作中也有许多不易克服的困难。
据统计,我国每年输液人次已经达到1.6亿,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凸显,如调节滴速、时刻关注药液余量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使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减少失误和纠纷产生的智能输液监护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对患者的输液状态进行监控和报警提示,使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减少失误和纠纷产生的智能输液监护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智能输液监护系统,包括:设置在病房的输液监护设备,所述输液监护设备与监控中心设备通讯连接;所述输液监护设备,为多个,用于采集和显示对患者的输液状态信息进行采集和显示,当输液状态异常时发出报警信息;所述监控中心设备,用于接收并显示所有患者的输液状态信息和报警信息,将患者的输液状态信息和报警信息推送至相应医护人员的手持设备;所述手持设备,为多个,与监控中心设备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并显示患者的输液状态信息。
优选地,所述输液监护设备包括:滴斗加装组件,用于加装输液液体;滴速监测模块,用于对滴斗内的输液液体的滴速进行监测;液体余量监测模块,用于对滴斗内的输液液体的余量进行监测;按键模块,用于对输液液体的滴速进行设定;主控模块,其输入端分别与滴速监测模块的输出端、液体余量监测模块的输出端、按键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接收输液液体的滴速、余量信息,计算输液耗时时间,判断输液液体的滴速状态和余量状态,当输液液体的滴速状态异常、或液体余量低时,发出报警信号;显示模块,其输入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接收并显示输液液体的滴速、液体余量以及输液耗时时间;报警模块,输入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接收报警信号,进行声光报警;
通讯模块,与主控模块双向连接,用于向监控中心设备发送输液监护设备的输液液体的滴速信息、液体余量信息、输液耗时时间信息以及报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按键模块,用于输入本地关断信号;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接收本地关断信号,发出本地关断指令;所述输液监护设备还包括:关断组件,其输入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接收并执行本地关断指令,关闭输液滴斗,结束输液液体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茶花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茶花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9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用型双层套管热交换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抗氧化乳酸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