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元组创建、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单元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9019.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4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2 | 分类号: | G06F9/52;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谢冬寒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创建 数据 同步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单元组创建、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单元和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新建单元组中的任一单元通过与目标单元组建立第一数据同步关系,接收并存储目标业务类型的业务数据,根据业务切换指令,与目标单元组解除第一数据同步关系。当接收到目标业务类型的业务请求时,对业务请求进行处理,并将得到的业务数据同步至新建单元组中的其他单元。这样,新建单元组与目标单元组建立备援关系,目标单元组能够将目标业务类型的业务数据同步至新建单元组,进而,新建单元组能够处理目标业务类型的业务请求,解决了目标单元组的资源瓶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元组创建、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单元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技术领域,用户在使用网络时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会被分配给能够完成所有业务操作的单元进行处理。如果部署单元的地区发生重大灾害,例如大规模停电、地震、火灾等,可能导致单元无法工作,也就无法处理数据,进而,业务就无法正常进行。
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技术人员通常会构建异地多活架构,即在不同的地区部署单元,位于不同地区的单元分别处理数据,并且相互之间保持数据同步,组成单元组。这样,当其中一个地区发生重大灾害导致部署于当地的单元无法工作时,部署于另一个地区的单元能够及时承接负载,继续处理数据,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
当单元组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大于单元组的处理能力时,单元组会面临资源瓶颈的问题,影响业务的正常进行。相关技术中,并没有一种有效解决资源瓶颈的问题的方法。因此亟需一种解决资源瓶颈的问题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元组创建、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单元和存储介质,能够在业务正常进行的情况下,解决单元组的资源瓶颈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元组创建方法,应用于新建单元组的任一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业务分配情况,与目标单元组建立第一数据同步关系,每个单元组中包括的多个单元用于进行异地备援,所述第一数据同步关系用于指示所述新建单元组与所述目标单元组之间互相同步目标业务类型的业务数据,所述目标单元组处理的业务类型中至少包括所述目标业务类型;
接收并存储所述目标业务类型的业务数据;
根据业务切换指令,与所述目标单元组解除所述第一数据同步关系;
当接收到所述目标业务类型的业务请求时,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处理,得到业务数据,将处理后得到的业务数据同步至所述新建单元组中的其它单元。
可选的,所述根据业务切换指令,与所述目标单元组解除所述第一数据同步关系,包括:
当所述新建单元组和所述目标单元组中业务数据同步完成时,接收业务切换指令;
执行所述与所述目标单元组解除所述第一数据同步关系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新建单元组和所述目标单元组中业务数据同步完成时,接收业务切换指令,包括:
对所述新建单元组和所述目标单元组存储的目标业务类型的业务数据进行校验;
当所述新建单元组和所述目标单元组存储的目标业务类型的业务数据相同时,接收业务切换指令。
可选的,所述目标业务类型的业务数据包括存量数据和增量数据,所述存量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同步关系建立之前所述目标单元组存储的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所述增量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同步关系建立之后所述目标单元组存储的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根据业务分配情况,与目标单元组建立第一数据同步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新建单元组中的其它单元建立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9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