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无创血氧心率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8418.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7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许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1455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郭薇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无创血氧 心率 测试仪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无创血氧心率测试仪,包括电源电路、数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数据传输模块、驱动模块、光源模块、传感器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和滤波放大模块,电源电路用于对测试仪供电输出,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控制驱动模块和接收滤波放大模块的信号,显示模块用于信息显示,数据传输模块用于输出处理后的信息,驱动模块控制光源模块的运行,光源模块用于对使用者被检测部位的特定光源照射,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照射部位,信号转换模块进行信号模式转换,滤波放大模块用于对信号转换模块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处理并输出到数据处理模块,本发明具有便携、低功耗、测试准确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便携式无创血氧心率测试仪。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器械市场中大部分的血氧和心率检测的产品都是基于透射式原理采集信号,虽然透射式工作方式具有信噪比高、不易受到运动干扰噪声影响的优点,但是一般功耗较大,并且只适用于人体肢体末端,可测试范围比较小。另外大部分产品的心率和血氧没有集成在一起,只能实现单一功能,即只能测心率或只能测血氧,增加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无创血氧心率测试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功能单一、且设备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无创血氧心率测试仪,包括电源电路、数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数据传输模块、驱动模块、光源模块、传感器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和滤波放大模块,所述电源电路用于对测试仪供电输出,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控制驱动模块和接收滤波放大模块处理后的信号,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输出的显示信息并进行信息显示,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输出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输出的信息,所述驱动模块接收数据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并控制光源模块的运行,所述光源模块用于对使用者被检测部位的特定光源照射,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光源模块的照射部位,所述信号转换模块接收传感器模块输出的检测信号并进行信号模式转换,所述滤波放大模块用于对信号转换模块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处理并输出到数据处理模块。
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为MSP430F149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外接电源端口、4.5V电池、二极管一、电容一、电容二、电容三、电容四、电阻一、电阻二、TPS76933低压差电源芯片,二极管二、电容五、电容六,外接电源端口连接外部+5V电源,外接电源端口的正极端连接二极管二的正极端,二极管二的负极端串联电阻一后连接MSP430F149单片机的P2.3端口,MSP430F149单片机的P2.3端口分别串联电容四后接地和串联电阻二后接地,外接电源端口的正极端连接电容五的正极端,电容五的负极端接地,电容六并联在电容五上,电池的正极连接二极管二的负极端和二极管一的正极端,电池的负极接地,电池的正极与电阻一之间的连接线上连接有电容二的一端和电容三的一端,电容二的另一端和电容三的另一端分别接地,二极管一的负极端连接电容一的正极端,电容一的负极端接地,二极管一的负极端连接TPS76933低压差电源芯片的输入端,TPS76933低压差电源芯片的输出端用于对测试仪内部供电输出。
优选的,所述二极管一和二极管二均为肖特基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为OLED液晶显示器,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蓝牙模块。
优选的,所述光源模块和传感器模块为SFH7050型集成光电传感器,SFH7050型集成光电传感器内设置有绿光LED、红光LED、红外光LED和对应于三个LED的一个大面积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的两端为SFH7050型集成光电传感器的PC、PA输出端,PC、PA输出端连接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分压电阻一、分压电阻二、分压电阻三、三极管一、三极管二、三极管三,
分压电阻一串联在MSP430F149单片机的P1.1端与三极管一的基极端之间,电源电路的输出电源依次连接绿光LED、三极管一的集电极,三极管一的发射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8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