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6951.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6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刚;罗宇轩;林小意;林维;林柱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隆亿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G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2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四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to 蓄热 焚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包括均为圆柱状的燃烧室和多个蓄热室,燃烧室竖直设置,多个蓄热室沿周向竖直均设在燃烧室下端,且蓄热室下端均设有支腿,蓄热室的下端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且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均设有阀门,蓄热室的上端开有多个第一通孔,蓄热室内水平设有一隔板,隔板将对应的蓄热室内部分隔为上下相互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隔板上间隔设有多个进气孔,下腔室内设有蓄热体,燃烧室的底壁上开有与蓄热室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通孔组,第一圆形挡板可转动的设置在燃烧室的底壁上,蓄热室内均设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圆形挡板与其对应的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
背景技术
蓄热式焚烧炉又称再生热氧化分解器(简称RTO),该技术是将有机废气加热,达到高温条件后直接氧化分解成CO2和H2O从而处理废气污染物,并回收分解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处理中高浓度有机废气的节能型环保装置近年来出现迅猛的发展势头,在许多行业中都得到应用。目前的蓄热式焚烧炉在进行废气处理过程中,部分热量跟随排除气体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包括均为圆柱状的燃烧室和多个蓄热室,所述燃烧室竖直设置,多个所述蓄热室沿周向竖直均设在所述燃烧室下端,且所述蓄热室下端均设有支腿,所述蓄热室的下端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且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均设有阀门,所述蓄热室的上端开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蓄热室内水平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对应的所述蓄热室内部分隔为上下相互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隔板上间隔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下腔室内设有蓄热体,所述燃烧室的底壁上开有与所述蓄热室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通孔组,所述第二通孔组包括对应的所述蓄热室上端的所述第一通孔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燃烧室内部设有与所述蓄热室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圆形挡板,所述第一圆形挡板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底壁上,且其上开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组的所述第二通孔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三通孔,所述蓄热室内均设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圆形挡板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对应的所述第一圆形挡板转动,以使其上的多个第三通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连通,或将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组的所述第二通孔全部封住。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其上端与对应的所述蓄热室的顶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其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并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蓄热室和所述燃烧室直至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圆形挡板的下端中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中,所述燃烧室的底壁上设有一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开有与所述第一圆形挡板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多个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形挡板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圆形凹槽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中,还包括第二圆形挡板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圆形挡板同轴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内,其下端与所述限位件的上端可转动的贴合,所述第二圆形板上开有至少一组第四通孔组,所述第四通孔组包括与任一所述第二通孔组的所述第二通孔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圆形挡板的下端中部传动连接,并带动所述第四通孔组的多个所述第四通孔转动至与任一所述第二通孔组的多个所述第二通孔的上方。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支架,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下端中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并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燃烧室和所述限位件直至与所述第二圆形挡板的下端中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隆亿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隆亿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69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