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反馈式链路的监控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4970.3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1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晔;穆海洁;胡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付支付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04 | 分类号: | H04L41/0604;H04L41/0631;H04L41/0677;H04L41/06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反馈 式链路 监控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馈式链路的监控方法和装置,该监控方法包括:服务端从客户端收集的监控信息中提取出错误描述;根据所述错误描述依次进行错误归类和过滤;将过滤后的错误描述反馈给业务方进行分析处理。本发明的目的至少在于,能够快速定位故障且显著提高故障的修复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反馈式链路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迁移到基于微服务的云原生架构之上,而在微服务系统中,随着业务的发展,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大,那么各个服务之间的调用关系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个服务请求会调用多个不同的微服务来处理返回最后的结果,在这个调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某个服务出现网络延迟过高或发送错误导致请求失败,这时通过查看应用日志来进行错误分析就会非常耗时并难以快速定位故障。因此,就需要一些可以帮助理解系统行为、用于分析性能问题的工具,以便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全链路监控组件就在这样的问题背景下产生了。最出名的是谷歌公开的论文提到的Google Dapper。想要在这个上下文中理解分布式系统的行为,就需要监控那些横跨了不同的应用、不同的服务器之间的关联动作。
全链路性能监控从整体维度到局部维度展示各项指标,将跨应用的所有调用链性能信息集中展现,可方便度量整体和局部性能,并且方便找到故障产生的源头,生产上可极大缩短故障排除时间。这里的故障是指影响到程序正常提供服务的错误,包括程序运行时异常,系统错误等。随着微服务架构的不断发展,当应用集群生产运行期间出现大量错误,需要快速定位错误时,通过原来的类/方法进行错误分类时,运维人员、非原始代码开发人员很难判断原因,这个时候,通过在监控服务端维护一个类似字典树的错误模板库,来动态模糊匹配并归类客户端上送的错误描述,匹配到类似错误之后,可以快速查看历史错误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帮助业务方快速定位解决错误。并且在模板库的基础上提供了错误分类,错误过滤,错误告警等一系列功能。同时也增强了和业务方的联动,通过服务端自动生成的错误报告,推动业务方优化系统并提升系统可靠性。
但是,现有的监控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错误多,根据类方法进行分类,无法快速识别问题原因,导致效率低,无法快速定位问题;由于监控系统只能获取到类/方法进行错误分类,只有一个类名或方法名作为样例,导致运维或非原开发人员无法快速确认错误原因,并且可能会捕获大量无关异常,加大识别问题原因难度,降低排查效率低,无法快速定位问题;
对线上错误描述进行归类时,因遇到同一错误如动态打印问题,且无法预先判定原系统包含的动态变量错误有哪些,无法提前设定及自动归类;监控系统在监控时往往由于一个异常的动态打印问题,将同类相似异常识别为两个甚至多个不同的错误类,也无法支持动态配置异常分析归类模板,这就导致业务方查看时,可以看到大量类似错误的存在,影响业务方的排查效率;同样的,也就无法准确的对特定异常告警;
现有的分布式链路监控无法区分业务异常和系统异常,大量错误堆积在一起,形成干扰因素;现有的分布式链路监控无法区分一个错误是业务自定义错误还是系统错误,当业务方需要排查故障时,大量的业务错误和系统异常混杂在一起,十分影响业务方排障的速度;
线上错误无法与业务方的问题反馈进行关联,只能通过文档检索和个人记忆;由于线上错误无法和业务方的问题反馈进行关联,导致相同错误被反复捕获,当业务方需要排查问题是,每次都要靠记忆、依靠本地归类的错误文档或者从头开始分析,对业务方排查问题不够友好。也不利于业务方快速定位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反馈式链路的监控方法和装置,至少能够快速定位故障且显著提高故障的修复速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反馈式链路的监控方法,包括:
服务端从客户端收集的监控信息中提取出错误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付支付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付支付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49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