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电及断电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4394.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8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唐志明;李执山;黄广;赵宇龙;申楠;吴伯淳;李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7/34 | 分类号: | H02J7/34;H02J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汇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5 | 代理人: | 李恭渝 |
地址: | 43004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电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电及断电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热电池、武器控制系统、地测发控系统,还包括转电及断电控制装置,所述地测发控系统上设有转电指令端、断电指令端、热电池激活指令端、武器系统供电端,所述转电及断电控制装置与热电池、武器控制系统、转电指令端、断电指令端电连接,所述热电池激活指令端与热电池电连接,所述武器系统供电端与武器控制系统电连接。在转电及断电控制装置上加入单向导通二极管,有效避免两路供电电源相互影响;可实时切断热电池供电,应对发射流程中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安全性更高;切断热电池供电后,可将切断供电信号反馈至地测发控系统,便于判断热电池的供电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武器系统供电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电及断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武器系统(火箭、导弹等)能否顺利完成任务,需要其内部各分系统、单机的正常工作。武器系统内部各单机,包括导引头、导航组件、舵系统等均需要稳定的供电电源驱动,目前常用的供电电源为热电池,是一种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贮存时内部电解质为不导电固体,使用时用电发火头引燃内部加热药剂,电解质被激活,从而向外部提供稳定的供电。但热电池一旦激活后,稳定供电至内部电解质消耗殆尽,过程中无法断开供电,因此,现有的武器系统,一旦完成热电池激活,发射流程将不可逆。同时为确保整个飞行过程持续稳定供电,热电池供电时长必须大于弹道时间,对于大型武器系统,热电池供电时长可长达数十小时。
武器系统(火箭、导弹等)所包含的各种火工品,例如发动机、引信等,驱动电压也源自热电池供电。即,热电池激活后,各火工品处于待触发状态。
但是,在发射流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种突发情况,例如,现场环境不适宜本次发射,或发射过程中出现异常,此时,由于热电池持续供电,为确保人员安全,在热电池消耗殆尽前,工作人员无法靠近武器系统进行相关检查,严重影响工作进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转电及断电控制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发射流程中供电不可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转电及断电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热电池、武器控制系统、地测发控系统,还包括转电及断电控制装置,所述地测发控系统上设有转电指令端、断电指令端、热电池激活指令端、武器系统供电端,所述转电及断电控制装置与热电池、武器控制系统、转电指令端、断电指令端电连接,所述热电池激活指令端与热电池电连接,所述武器系统供电端与武器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电及断电控制装置包括
转电继电器、断电继电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
所述转电继电器上设有转电继电器线圈、转电第一常开端、转电第二常开端,所述转电继电器线圈包括转电继电器线圈正级、转电继电器线圈负级;
所述断电继电器上设有断电继电器线圈、断电常闭端,所述断电继电器线圈包括断电继电器线圈正级、断电继电器线圈负级;
所述转电指令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转电继电器线圈正级和转电第一常开端的一端连接,所述转电第一常开端的另一端与断电常闭端的一端连接,所述断电常闭端的另一端与转电第二常开端的一端和武器控制系统的正极连接,所述转电第二常开端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热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转电继电器线圈负级与武器系统供电端的负极连接;
所述断电指令端与断电继电器线圈正级连接,所述断电继电器线圈负级与武器系统供电端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武器系统供电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武器控制系统的正极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断电继电器上还设有断电常开端,所述断电常开端的一端与所述断电指令端电连接,另一端与地测发控系统的断电指示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未经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43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