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1495.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4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苗均宜;曹文天;任彬;邹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56;G06F30/20;G06F30/1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包括:生成目标系统中至少一个部件的仿真模型,并运行目标系统;其中,仿真模型代替对应的部件运行;在运行目标系统后,获取目标系统中除仿真对象以外的部件的输出信号。本发明通过生成仿真模型以代替对应的部件运行,使得能够在不调用所有部件的情况下运行目标系统,从而能够同时检测位于目标系统中的任意多个部件,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此外,利用仿真模型所替代的部件依旧可以被其他程序调用,从而使得被检测的部件依旧处于目标系统的整体运行环境中,有利于提高检测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测试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机动设备通常包括多个控制系统,且每个控制系统系统包含多个部件。当机动设备出现异常时,无法根据异常确认发生异常的部件或系统。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逐一测试的方式验证每一部件或每一系统的正确性,而这一检测方式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和较高的人力成本,且部件的单独测试会脱离机动设备的整体运行环境,可能无法检测到故障原因;此外,有部分机动设备在出现故障后依旧需要运行,进行测试时无法调用机动设备的所有部件,如此,只有需要检测的多个部件为依次连续的多个部件时,才能同时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解决耗时长、故障检测结果不准确以及对待检测部件的相互位置要求苛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方法,包括:生成目标系统中至少一个部件的仿真模型,并运行所述目标系统;其中,所述仿真模型代替对应的部件代替仿真对象运行;在运行所述目标系统后,获取所述目标系统中除仿真对象以外的所述部件的输出信号;根据获取的输出信号的信号状态检测故障,若未检测到故障,则重新生成所述仿真模型并再次运行目标系统,直至检测到故障或已获取所述目标系统中所有部件的输出信号;其中,所述信号状态包括正常或异常,且重新生成的仿真模型的仿真对象所对应的部件与前一次生成的仿真模型的仿真对象所对应的部件不同。
另外,在获取所述目标系统中除仿真对象以外的所述部件的输出信号之前,向所述目标系统输入预设输入信号,所述目标系统中的部件基于所述预设输入信号输出输出信号;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系统中除仿真对象以外的所述部件的输出信号,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系统中除仿真对象以外的所述部件的输出信号和所述预设输入信号;所述根据获取的输出信号的信号状态检测故障,具体包括:根据获取的输出信号的信号状态和所述预设输入信号的信号状态检测故障。
另外,在获取所述目标系统中除仿真对象以外的所述部件的输出信号和所述预设输入信号之前,还包括:按照预设的第一调整规则调整所述预设输入信号的参数;若未检测到故障,则按照所述第一调整规则再次调整所述预设输入信号的参数,直至检测到故障;对比调整后所述预设输入信号参数与预设的第一参数阈值,以得到第一偏差。
另外,在获取所述目标系统中除仿真对象以外的所述部件的输出信号之前,还包括:按照预设的第二调整规则调整所述目标系统中除仿真对象以外的至少一部件的参数;若未检测到故障,则按照所述第二调整规则再次调整除仿真对象以外的至少一部件的参数,直至检测到故障;对比调整后部件的参数与预设的第二参数阈值,以得到第二偏差。
另外,在检测到故障后,记录发生故障的部件,并按照故障次数确定所述目标系统中的部件的优先级,所述优先级与所述故障次数负相关;所述生成目标系统中至少一个部件的仿真模型,具体包括:按照所述优先级依次生成所述目标系统中部件的仿真模型。
另外,在检测到故障之后,显示故障信息。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系统,包括:生成模块,所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目标系统中至少一个部件的仿真模型,所述仿真模型代替仿真对象运行;检测模块,所述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系统中除仿真对象以外的所述部件的输出信号,并用于根据获取的输出信号的信号状态检测所述目标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14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