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应力加速寿命模型的试验时间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9944.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1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洪武;陈凤熹;朱炜;王伟;蔡健平;张晓军;伍招冲;施帆;松钛;张睿;宋汝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M13/00;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应力 加速 寿命 模型 试验 时间 计算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应力加速寿命模型的试验时间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分析贮存期指标,得到运输时间,存放时间,加电待机时间;
步骤二、分解贮存剖面,得到运输阶段的振动量级、存放阶段的温度湿度值、加电待机阶段的电压值;
步骤三、分析试验应力,得到运输阶段的振动应力、存放阶段的最高温度应力和最高湿度应力、加电待机阶段的最高电应力;
步骤四、计算加速因子L,所述加速因子包含运输阶段的加速因子、存放阶段的加速因子和加电待机阶段的加速因子,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L0为固定系数;V为振动应力;E为电应力;T为温度;H为湿度;K为与振动应力、电应力和温度应力有关的参数;a为与振动应力有关的参数,取值范围从-4到-1.5;b为与温度有关的参数,一般取b=8.617×10-5;c为与电应力有关的参数,取值范围从-5到-2;d为与湿度有关的应力参数,一般取d=-4.4×10-4;
步骤五、根据加速因子计算试验时间,试验时间计算公式为:
式中,Ai中的i取1,2,3,分别对应步骤四中计算得到的运输阶段的加速因子A1、存放阶段的加速因子A2以及加电待机阶段的加速因子A3;χ2为χ2分布;γ为贮存可靠度;n为故障数,默认为0;ti,其中i取1,2,3,分别对应运输时间t1,存放时间t2,加电待机时间t3,单位小时;T(i)为各个阶段的试验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99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