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浓度烟尘加热采样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8569.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4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蔡名锋;任祥;刘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汉海鑫宇环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 烟尘 加热 采样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浓度烟尘加热采样管,通过设置加热组件,对限位块进行加热,从而促使滤膜上凝结的水分尽快蒸发,同时通过设置端盖和压块,压块一方面压紧采样弯头底座,另一方面吸收限位块的热量从另外一侧对采样弯头底座进行加热,防止水蒸气凝结在滤膜上;此外,压块的半球面设计还能防止外界烟尘附着在采样弯头底座上,便于接下来的清洁和承重,提高分析精度;通过在限位块上设置支撑块,对滤膜进行加热,也能促进滤膜上凝结的水分尽快蒸发,同时不影响气体流通;通过设置第二加热组件,对内管的气体进行加热,防止内管内的水蒸气凝结后回流堵塞滤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尘采样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浓度烟尘加热采样管。
背景技术
烟尘一般是燃煤和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固体颗粒物。根据我国的习惯,一般将冶金过程或化学过程形成的固体粒子气溶胶称为烟尘;燃烧过程产生的飞灰和黑烟,在不必细分时,也称为烟尘。包含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和未经燃烧的炭微粒等主要成分。随着工业化的除尘技术的改革提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烟尘浓度越来越低,实现超净排放。
对于以上烟尘的处理,目前通行的采样方式是将采样弯头部包覆一层滤膜,再对采样弯头抽气,烟尘过滤后留在滤膜表面,通过对采样弯头整体烘干称重,就可以得出单位采样体积内采集到的烟尘重量。
随着除尘技术的革新,工业排放烟道大多低温高湿,混合有水汽的烟尘容易在滤膜表面凝结会加大抽气阻力,导致无法采样不准或者样品失效。
此外,由于接下来的烘干称重环节需要对采样弯头和滤膜进行整体称重,烟尘若附着在采样弯头上,会导致称重环节出现较大偏差。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采样完成后,一般会对采样弯头进行清洁,但是,由于滤膜一般通过一圈铝箔包覆在采样弯头底部,清洁起来并不方便。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在采样环节尽量减少烟尘附着在采样弯头底部表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浓度烟尘加热采样管,其能对滤膜进行导热烘干,防止水分凝结在滤膜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浓度烟尘加热采样管,其包括外管(1)、内管(2)、采样弯头(4)和滤膜(5),其中,内管(2)嵌套在外管(1)内部,采样弯头(4)包括相互连通并固定的弯管(41)和底座(42),滤膜(5)设置于底座(42)底部开口处并与之固定,还包括第一加热组件(3)、限位块(6)、端盖(7)和压块(8),第一加热组件(3)对限位块(6)加热,所述限位块(6)内部设置有流道(60),限位块(6)与外管(1)固定,流道(60)与内管(2)相互连通,采样弯头(5)端面与限位块(6)相抵持,压块(8)中间开设有供弯管(41)穿过的通孔(80)且一端面上开设有与底座(42)表面形状相适应的凹槽(81),端盖(7)上开设有供弯管(41)穿过的贯穿孔(70),弯管(41)穿过贯穿孔(70)和通孔(80)且底座(42)表面与凹槽(81)相抵持,端盖(7)与限位块(6)或者外管(1)紧固连接并将压块(8)压紧在底座(42)上。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底座(42)表面和凹槽(81)为半球面。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限位块(6)一端面上设置有圆形采样腔(61),且采样腔(61)底部设置有环形支撑台(62),限位块(6)外圆周上设置有螺纹(63),所述采样弯头(5)端面与环形支撑台(62)相抵持,端盖(7)嵌套在所述螺纹(63)上并与之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圆形采样腔(61)底部设置有间断分布的支撑块(64),所述支撑块(64)与采样弯头(5)端面相抵持。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块(64)呈环状、间断式分布。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加热组件(3)为加热棒,插入限位块(6)远离采样弯头(5)的一端端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汉海鑫宇环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汉海鑫宇环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85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键盘导光膜系统
- 下一篇:一种CVD再生钻石鉴定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