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牛奶绒面料的染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7831.8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8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裕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思聪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16 | 分类号: | D06P1/16;D06P1/44;D06P1/651;D06P1/673;D06P1/653;D06P5/02;D06M15/227;D06M13/144;D06M13/148;D06M13/224;D06M15/13;D06M15/15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朱春红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奶 面料 染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奶绒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a、配制织物染料;b、蒸压升温;c、浸染清洗;d、上柔;e、脱水;f、烘干。通过上述,本发明的牛奶绒面料的染色方法,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工作效率高,节约了能耗和时间,有效避免了色花和色点的问题,且染色均匀,染色成功率提高至99%,大大减少了回修率,不易脱色,增加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牛奶绒面料的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面料是用来制作家纺、服装的材料,它不仅可以诠释家纺、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家纺、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染色是把纤维材料染上颜色的加工过程,它是借助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化学或化学的结合,或者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染料而使整个纺织品成为有色物体,染色产品不但要求色泽均匀,而且必须具有良好的染色牢度。但是限于技术中的染色工艺在染色的时候容易出现色花和色点的问题,影响产品质量,染色成功率低,导致需要经常回修,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牛奶绒面料的染色方法,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工作效率高,节约了能耗和时间,有效避免了色花和色点的问题,且染色均匀,染色成功率提高至99%,大大减少了回修率,不易脱色,增加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牛奶绒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配制织物染料:在常温条件下,先将匀染剂放入染缸中,然后将第一组分散染料加入染缸中,搅拌均匀,紧接着加入第二组分散染料,待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去油剂和促染剂,得到织物染料;
b、蒸压升温:将得到的织物染料放进蒸压釜加压,加热到100-130°;
c、浸染清洗:将牛奶绒面料放入升温后的织物染料中循环运转保温25-35min,然后降温至80℃,再加入清洗剂进行还原处理同时持续加入清水,清洗时间为30min以上;
d、上柔:取出清洗后的牛奶绒面料,将出缸后牛奶绒面料在绳状机中进行上柔处理,同时加入柔软剂和抗静电剂;
e、脱水:将上柔后的面料放入脱水机内脱水20-30min;
f、 烘干:将脱水处理后的牛奶绒面料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70-180℃,烘干时间为15-20min。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均染剂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5-25份、山梨醇12-18份,丙三醇20-40份、乙酸乙酯8-12份和无机盐3-5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组分散染料包括染料和分散剂,所述的染料和分散剂的重量之比为1:0.3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组分散染料包括染料和分散剂,所述的染料和分散剂的重量之比为1:0.5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去油剂包括柠檬酸15-20份、聚乙烯酸8-16份、乙二醇10-20份和松油2-3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促染剂采用元明粉。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柔软剂采用聚乙烯树脂乳液。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抗静电剂包括丙二醇18-26份,乙醇6-10份、水杨酸甲酯2.5-3.5份、海藻酸4-6份和大豆肽1.2-2.2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牛奶绒面料的染色方法,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工作效率高,节约了能耗和时间,有效避免了色花和色点的问题,且染色均匀,染色成功率提高至99%,大大减少了回修率,不易脱色,增加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思聪家居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思聪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78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