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87542.8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邢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C3/32 |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沈志海 |
| 地址: | 225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钢管 约束 型钢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钢管、型钢和混凝土,钢管为预应力钢管;所述型钢的质心与钢管的圆心重合,钢管与型钢之间浇筑混凝土,且混凝土为早强混凝土,所述钢管内壁喷涂有砂浆层;所述钢管的横截面为圆形;钢管通过电热法进行预应力处理,钢管通过电热法使其热胀冷缩获得预应力效果;且在钢管内壁设有横向条肋,用于增强钢管与砂浆层之间的粘结性能。通过本发明,利用电热法对钢管进行预热,使得钢管产生预应力,有效约束混凝土,提高柱的刚度、抗压性能、抗疲劳性能,同时其简便的施工操作有效克服在狭小环境、高原环境等复杂环境中施工不利等条件困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土木工程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预应力施加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先张法即指先张拉钢筋后浇注混凝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在台座上按设计要求将钢筋张拉到控制应力→用锚具临时固定→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切断放松钢筋,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后张法分为有粘结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两者做法有相似之处,先浇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再张拉钢筋(钢筋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埋管制孔→浇混凝土→抽管→养护穿筋张拉→锚固→灌浆(防止钢筋生锈).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锚具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预应力的特点和优势有:提高构件的抗裂性;改善和提高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提高构件的抗剪性能;提高构件的抗疲劳强度,有利于结构承受动荷载;可以充分利用高强材料节约钢材、减轻结构自重,克服了钢筋混凝土的重要缺点。
但是现如今对于预应力筋大多是需要进行冷拉处理,而冷拉处理的张拉机需要对场地有极高的要求。对于高原环境和狭小的空间环境等复杂的施工环境,张拉机受限场地条件无法发挥其作用,而对于这些场地需要有预应力要求的结构便无法进行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效益高、施工简便的预应力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此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受力性能及抗疲劳性能等,同时解决在狭小环境、高原环境等复杂环境中预应力不便施加的问题,电热法张拉设备简单,张拉方便灵活,特别是一些装配式构筑物在场地限制或机械张拉不方便时,更能体现出其优越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应力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型钢和混凝土,钢管为预应力钢管;所述型钢的质心与钢管的圆心重合,钢管与型钢之间浇筑混凝土,且混凝土为早强混凝土,所述钢管内壁喷涂有砂浆层;
所述钢管的横截面为圆形;钢管通过电热法进行预应力处理,钢管通过电热法使其热胀冷缩获得预应力效果;且在钢管内壁设有横向条肋,用于增强钢管与砂浆层之间的粘结性能。
所述型钢为宽翼缘工字型钢、格构结构、箱型钢、槽钢、方钢、圆钢、扁钢、角钢或U型钢。
所述砂浆层为憎水性膨胀珍珠岩隔热砂浆。
所述混凝土中掺入有短束纤维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短束纤维材料掺入量为4kg/m3;混凝土中的纤维为钢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PVA纤维或芳纶纤维;混凝土两端端面相平。
一种预应力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混凝土,混凝土为早强混凝土,为42.5R磷酸盐防火耐热混凝土;
步骤2)、准备砂浆层的砂浆材料,砂浆层的砂浆材料为憎水性膨胀珍珠岩砂浆,采用闭孔珍珠岩,其导热系数为0.0245~0.048W/(m•K),使用温度为-200℃~800℃;同时在砂浆材料中添加外加剂,外加剂为引气剂和/或可再分散乳胶粉和/或憎水剂,进一步减小砂浆的导热系数,极大增强砂浆的粘结强度、可塑性、抗裂性能、柔韧性、防水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75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干粒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细干粒釉
- 下一篇:一种大行程机械式内涨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