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建智能家居的自动窗帘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4697.6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5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佳朋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H5/032 | 分类号: | A47H5/032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罗磊 |
地址: | 201707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建 智能家居 自动 窗帘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和物联网领域,特别涉及构建智能家居自动打开和关闭的窗帘和控制方法。包括开缝轨道、两个窗帘和驱动器;动作带呈扁平的带状,绕截面中心线能扭转,绕截面长边能弯曲;导带块呈扭转状,分别在导带块的下端和上端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导带块与轨道装配在一起,第二开口方向大致与轨道平行;控制装置控制驱带装置驱动动作带从导带块的第二开口伸出和回缩;储带装置收纳动作带;导向装置沿轨道往复滑动;导带块的第二开口通过轨道侧面的缝设置在内部;导带块位于任意一个窗帘动端附近的滚动单元之间;动作带第二端与另一窗帘动端连接。本发明窗帘中的驱动器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满足单轨双开窗帘的驱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和物联网领域,特别涉及构建智能家居的可以自动打开和关闭的窗帘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窗帘打开和关闭大多数还只能人工拉动实现,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普及、家居智能化和远程化控制的陆续实现,对窗帘的自动化打开和关闭的控制需求进一步凸显,比如,根据用户的个性需求,按照作息时间打开和关闭窗帘,实现对室内自然光线和温度的控制,或者,执行用户的语音命令关闭和关闭窗帘等。
为了实现对窗帘的自动化打开和关闭的目的,现有技术有以下几种方案简述如下:
与导轨平行设置传动带,传动带和轨道等长,传动带两端分别设置驱动轮和惰轮,窗帘轨道上移动端的滚动单元与传动带的一边固连,随着传动带往复运动实现对窗帘的开合。但是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传动机构要设计和轨道等长,占用的空间太大;驱动机构要和轨道同步设计匹配,已经安装的手动窗帘没法加装只能整体更换,不利于现有窗帘智能化改装;另外,传动带两边运动方向相反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现有窗帘大部分应用的是单轨双开窗帘(一个轨道上设置两个窗帘,相对运动开合),传动带结构与单轨双开窗帘不容易匹配,或者增加一些导向结构,成本进一步增加。
现有技术还有采用螺杆传动的方案,其具有的弊端和上述的传动带结构类似,其中,螺纹在同一时刻只能向同一个方向运动,不能满足单轨双开窗帘的运动要求。
综上,现有技术实现窗帘自动打开和关闭存在以下问题:
1、不能对现有的手动窗帘进行自动化改装;
2、窗帘打开和关闭的驱动机构与轨道长度相当,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3、不能满足单轨双开窗帘的驱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至少一个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述的方案如下:
设计一种构建智能家居的自动窗帘,包括滚动单元在其内部运动的单侧开缝的轨道,同一个轨道上设置两个相对开合的窗帘,其特征是,还包括驱动器;驱动器包括导带块、驱带装置、储带装置、动作带、导向装置和控制装置;动作带呈扁平的带状,绕截面中心线能够扭转,绕截面的长边能够弯曲;导带块呈扭转状,内部设有截面大致呈矩形的通道,这个通道分别在导带块的下端和上端分别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导带块与轨道装配在一起,导带块的第二开口方向大致与轨道平行;控制装置控制驱动驱带装置,驱带装置驱动动作带从导带块的第二开口伸出和回缩;储带装置与驱带装置连通,收纳动作带;导向装置与导带块固连,导向装置沿轨道往复滑动;动作带的第一端与储带装置连接,动作带的第二端从导带块第二开口伸出;导带块的第二开口通过轨道侧面的缝设置在轨道内部;导带块位于任意一个窗帘动端附近的滚动单元之间;动作带的第二端,与同一轨道的另一个窗帘的动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构建智能家居的自动窗帘,其特征是,动作带截面从中心到边缘材料逐渐增加,导带块通道的截面与动作带的截面中部间隙容纳动作带扭转时所产生的褶皱。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构建智能家居的自动窗帘,其特征是,动作带两端承受窗帘开启力的作用下,动作带曲率半径不小于轨道内部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佳朋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佳朋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46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