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喘振风机和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3527.6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9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段治锋;苏运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66;F04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荟英捷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6 | 代理人: | 左文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喘振 风机 空调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喘振风机,包括蜗壳和叶轮,所述蜗壳形成出风口,所述蜗壳内侧包括蜗舌,所述蜗壳外侧包括第一弧形部分和一靠近出风口的直线部。风机喘振主要是由于风机内部周期性的产生涡流现象,在本技术方案中对蜗壳的具体尺寸做出具体的设计,由于蜗壳与其中叶轮的相对位置以及尺寸大小可以很明显的减轻喘振,对其中气流的控制有着制约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喘振风机和空调。
背景技术
贯流风机广泛运用于家用空调的室内机中,由于位于室内使用,故此对其噪音控制就十分重要,如果噪音过大,将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在室内机的试制阶段频发喘振现象,喘振伴随的噪声会极大地影响人的舒适性。然而,现在尚无预防喘振现象的设计方法及准则。实验研究发现贯流风机蜗壳a、b段的结构及蜗舌间距c等对风机喘振的剧烈程度影响明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喘振风机,包括蜗壳和叶轮,所述蜗壳形成出风口,所述蜗壳内侧包括蜗舌,所述蜗壳外侧包括第一弧形部分和一靠近出风口的直线部。
风机喘振主要是由于风机内部周期性的产生涡流现象,在本技术方案中对蜗壳的具体尺寸做出具体的设计,由于蜗壳与其中叶轮的相对位置以及尺寸大小可以很明显的减轻喘振,对其中气流的控制有着制约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部分和所述直线部通过衔接点连接,所述衔接点处到所述叶轮中心的距离L与所述叶轮半径R的差值y与所述叶轮半径R的比值w在0.68到0.78之间,即
w=y/R=0.73±0.05,其中y=L-R。
当w值控制在0.68到0.78之间时,可以降低内部湍流,降低震动。
优选地,与所述第一弧形部分相对的叶轮区域构成气流通过区,所述气流通过区处通过叶轮叶片的气流流速方向与所述直线部形成的夹角为出口冲角β,
其中最大出口冲角为:β=40°±2°。
当出口冲角β控制在38°到42°之间,可以降低内部湍流,降低震动。
优选地,所述出口冲角β为所述气流通过区的叶轮叶片切线方向与所述直线部形成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蜗舌内壁到所述叶轮外缘的垂直距离C等于3.1mm-3.5mm。
优选地,所述蜗舌与所述出风口之间通过第二弧形部分连接。此时将其通过第二弧形部分连接,可使得过渡更为平滑,降低湍流的程度。
优选地,w=0.73。
优选地,β=40°。
当w=0.73,β=40°时,此时湍流最低,最大程度的降低震动。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12)截面沿着气流流动方向增加。由于出风口内部气压较高,为了使得本装置可以将气流传送至更远的地方,使空间内部温度更为均匀,故此将出风口设置为沿着气流流动方向增加,此时气流速度提高,将气流送至更远的位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风机。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弧形部分和所述直线部和衔接点示意图;
图2为出口冲角β示意图;
图3为蜗舌内壁到所述叶轮外缘垂直距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蜗壳1、第一弧形部分11、出风口12、衔接点13、直线部121
蜗舌14、第二弧形部分15;
叶轮2、气流通过区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3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