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关联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2048.2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5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柴继文;唐勇;梁晖辉;张凌浩;张颉;唐超;王海;刘珊梅;郑永康;张靖;夏晓峰;胡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7 | 分类号: | G06F21/57;G06F1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 安全 功能 关联 分析 方法 | ||
1.一种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关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建立智能设备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智能设备功能故障安全分析模型和信息安全与功能故障匹配模型;
其中,所述智能设备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用于收集权威的已知工控信息系统安全漏洞信息,对漏洞信息建立CIA信息库;
所述设备功能故障安全分析模型是根据IEC61850标准中涉及对智能设备逻辑节点功能故障描述计算逻辑节点功能的保密性威胁值、完整性威胁值、可用性威胁值;然后建立逻辑节点功能故障CIA威胁库;
所述信息安全与功能故障匹配模型,用于建立信息系统安全CIA与智能设备安全CAI威胁值的对应关系计算方法;
所述智能设备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为:
(1)通过权威机构公开发布的漏洞库采集智能设备工控信息系统漏洞信息,包括CVE_ID、保密性威胁值,即C值、完整性威胁值,即I值、可用性威胁值,即A值、漏洞中文描述、漏洞英文描述和漏洞影响信息;
(2)通过对上述信息进行整理、规范化并实时更新,建立完备的智能设备工控信息系统漏洞库;
所述智能设备功能故障安全分析模型的建立为:
(1)根据IEC61850标准分析得出智能设备逻辑节点和设备功能的映射表;信息包括:逻辑节点编码、逻辑节点名称、功能名称、功能描述;
(2)根据IEC61850标准对设备功能故障的描述计算得出每个故障的CIA值;建立功能故障CIA信息库;信息包括:功能名称、功能描述、故障名称、故障描述、即C值、完整性威胁值,即I值、可用性威胁值,即A值;
所述信息安全与功能故障匹配模型的建立为:
(1)根据漏洞所在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映射到所有使用该数据的逻辑节点,然后映射该部分逻辑节点所对应的功能;
(2)从功能故障CIA信息库中找到与(1)中映射的功能所对应的故障信息及其CIA值;
(3)通过欧式距离计算漏洞CIA值到(2)中所得故障信息CIA值的向量距离;
(4)选择(3)中最短的一组向量作为漏洞与故障的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20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