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提取物组合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381106.X 申请日: 2019-12-27
公开(公告)号: CN110898089A 公开(公告)日: 2020-03-24
发明(设计)人: 田野;骞爱荣;王雪;裴佳伟;李腾飞;高玉峰;姜维;印崇;苏佩红;谭慎行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主分类号: A61K36/237 分类号: A61K36/237;A61P19/10;A23L33/105
代理公司: 西安启诚专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0 代理人: 冯亮
地址: 710072 陕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骨质 疏松 中药 提取物 组合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羌活提取物1~10份,独活提取物1~10份。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中药提取物组合的应用。本发明以羌活提取物和独活提取物组合,能够显著增加骨质疏松模型动物的骨密度,恢复骨微结构,骨相关参数改善显著,骨形成量增多,有潜力开发为抗骨质疏松药物和/或保健品和/或食品。该组合的原料药来自植物,为天然产物,价格低廉,不仅具有显著的抗骨质疏松作用,而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保健品和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提取物组合。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退行性骨骼疾病,是全身代谢性骨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性骨质疏松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在欧美发达国家,50岁以上有数千万人存在骨质疏松或低骨量,每年新发骨质疏松骨折达400多万人,年支出超过500亿美元。我国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最新的老年人口数据为: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7亿人,占总人口的11.9%;人口老龄化加速,预计至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人口的20%以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等严重后果对人口素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威胁日益显现,仅北京地区髋部骨折这一项的发生率在15年间即增加了近3倍、年医疗支出110亿元。我国于2002年启动了“中国骨骼与健康十年”行动计划,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健康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问题之一。

现有西药在控制骨质疏松症方面有其一定优势,主要通过抑制骨吸收或促进骨形成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但大都治疗靶点单一,范围较窄,药物价格昂贵,服药时间较长,并且均存在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使很多患者难以接受。因此,寻找价格低廉、安全性好、疗效显著的新药/药物组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瘘”、“骨极”、“骨痹”等范畴。古代医家大多认为此病与肾关系密切,肾精亏虚为主要病因。肾精不足、骨骼失养、筋骨肌肉无以充养,以致出现腰膝疼痛,酸软无力,骨枯易折等症状。因此,在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过程中,针对肾精不足的主要病因,以填补肾精,壮骨生髓为指导的方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小的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提取物组合。本发明以羌活提取物和独活提取物组合,能够显著增加骨质疏松模型动物的骨密度,恢复骨微结构,骨相关参数(骨矿物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及数量等)改善显著,骨形成量增多。本发明发现的中药提取物组合,有潜力开发为抗骨质疏松药物和/或保健品和/或食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提取物组合,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羌活提取物1~10份,独活提取物1~10份。

上述的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提取物组合,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羌活提取物1~10份,独活提取物1~10份。

上述的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提取物组合,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羌活提取物1~10份,独活提取物1~10份。

上述的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提取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羌活提取物和独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均为:将中药饮片用乙醇浸泡过夜,回流提取两次,每次3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1mL浸膏相当于5g中药饮片,得到相应中药饮片的提取物。

上述的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提取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的质量为中药饮片质量的6~10倍,乙醇的质量浓度为95%。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中药提取物组合在制备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未经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11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