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9501.4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4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胡键君;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7 | 分类号: | H04B1/3827;H04B7/155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31325 | 代理人: | 王函 |
地址: | 2004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讲机 中继 管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对讲机的无线通信距离,判断所述组队存在超出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通过上述方法和装置,能够集中控制对讲机的中继功能,减少对讲机信号之间的干扰,从而提高对讲机的通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讲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对讲机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现有的对讲机通信大多是使用公共专门分类频点进行通信,对于远距离或多楼层场景,需要使用专用的中继设备,且需要人工布网,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此外,对于集成中继功能的对讲机,例如常见的手持式数字对讲机,由于在实际使用时,多台对讲机设备常常同时中继,容易造成网络时延和啸叫,导致对讲机信号相互干扰,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方法和装置,能够集中控制对讲机的中继功能,减少对讲机信号之间的干扰,从而提高对讲机的通信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包括:获取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对讲机的无线通信距离,判断所述组队存在超出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可选的设计,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二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可选的设计,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和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三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三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可选的设计,所述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来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的装置,包括: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中继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对讲机的无线通信距离,判断所述组队存在超出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可选的设计,所述中继选择单元还包括: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二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可选的设计,所述中继选择单元进一步包括:若在超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和第二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外存在组队内的对讲机,根据中继选择规则选取第三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将所述第三对讲机的安全活动区域内的其他对讲机的中继转发功能关闭。
可选的设计,所述中继选择单元根具体根据所述组队内的对讲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来选择第一对讲机执行中继转发功能。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对讲机中继管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选的设计中的对讲机中继管理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95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