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机电混合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系统及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8054.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1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圣俭;宋钱骞;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蒋冬梅;栗若木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机电 混合 系统 故障诊断 方法 可读 介质 | ||
一种针对机电混合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根据待诊断机电混合系统的需求分析结果,将待诊断机电混合系统划分为多个层级,并在每个层级上将待诊断机电混合系统划分为多个组成部分;给每个层级中的每个组成部分建立流模型,所述流模型包括信号流模型、能量流模型和控制流模型;针对每个层级中的每个组成部分,根据所述组成部分的流模型,确定所述组成部分的测试信号参数集;基于所述流模型和测试信号参数集,采用专家系统的推理方式,对待诊断机电混合系统进行故障定位。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针对机电混合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系统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机电混合系统的自动故障诊断是装备保障工程应用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而当前故障诊断方法多是单纯针对电子系统或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例如,基于模型诊断法(比如,故障字典发、网络撕裂法等)或基于纯数据驱动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方法,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全局视角、过于微观,一般只适合部件或组件的故障诊断。针对复杂的机电混合系统,一般多采用基于专家系统的推理诊断方法。然而,传统的基于专家系统的推理诊断方法,多依赖于故障统计和专家经验,由于缺乏对大系统进行有效划分的科学性、系统化的方法,使得诊断推理的效率大打折扣,并且故障定位的精度也受到了限制,诊断实时性和有效性均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针对机电混合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系统及可读介质,可以提高机电混合系统的故障诊断实时性和有效性。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针对机电混合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根据待诊断机电混合系统的需求分析结果,将待诊断机电混合系统划分为多个层级,并在每个层级上将待诊断机电混合系统划分为多个组成部分;给每个层级中的每个组成部分建立流模型,所述流模型包括信号流模型、能量流模型和控制流模型;针对每个层级中的每个组成部分,根据所述组成部分的流模型,确定所述组成部分的测试信号参数集;基于所述流模型和测试信号参数集,采用专家系统的推理方式,对待诊断机电混合系统进行故障定位。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针对机电混合系统的故障诊断系统,包括:层级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待诊断机电混合系统的需求分析结果,将待诊断机电混合系统划分为多个层级,并在每个层级上将待诊断机电混合系统划分为多个组成部分;模型建立模块,用于给每个层级中的每个组成部分建立流模型,所述流模型包括信号流模型、能量流模型和控制流模型;测试信号参数集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层级中的每个组成部分,根据所述组成部分的流模型,确定所述组成部分的测试信号参数集;故障定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流模型和测试信号参数集,采用专家系统的推理方式,对待诊断机电混合系统进行故障定位。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故障诊断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针对机电混合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根据待诊断机电混合系统的需求分析结果,将待诊断机电混合系统划分为多个层级并确定每个层级包括的组成部分,给每个层级中的每个组成部分建立流模型并确定每个组成部分的测试信号参数集,基于流模型和测试信号参数集,采用专家系统的推理方式,对待诊断机电混合系统进行故障定位。如此一来,针对待诊断机电混合系统,通过结合流模型和专家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故障诊断实时性和有效性。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针对机电混合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层级划分的一种示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8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闲置航班分配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图片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