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稳定性挤涨包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7617.4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郭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利特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02 | 分类号: | B29C43/02;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挤涨包 设备 | ||
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高稳定性挤涨包设备,包括基台,在基台上依次布置有传送组件、机械手组件和装卡组件;所述机械手组件与装卡组件之间设有挤涨装置,该挤涨装置包括下基座、上基座、以及用于调整上下基座间距的Y向驱动机构;所述下基座中部固定设有下固定模座,在上基座和下基座上均设有驱动相应模座滑动的X向驱动机构。本发明创造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传送组件、机械手组件和装卡组件的优化设计,工件稳定到达指定的加工位置,并被限制在加工作业范围内,由挤涨装置快速稳定的进行挤涨加工,工件成型质量好,加工效率高,为实现自动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稳定性挤涨包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尼龙管普遍采用光面结构,在装配及使用过程中,定位不够理想,容易产生晃动,所以有必要对管路外壁进行再加工,若采用开设定位槽的方式加工,则会影响尼龙管的强度和使用性能,因此,优选的方案是在尼龙管外圆周上挤涨出定位结构,在零部件装配时与其它零部件或结构件形成定位后,保证了稳定的结构关系,保证了使用性能的稳定。但是,目前没有针对性的挤涨设备,通常为制作简易的挤压模具,然后徒手加工而成,尼龙管挤涨加工效率低,质量差,亟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高稳定性挤涨包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稳定性挤涨包设备,包括基台,在基台上依次布置有传送组件和装卡组件;
所述传送组件与装卡组件之间设有挤涨装置,该挤涨装置包括下基座、上基座、以及用于调整上下基座间距的Y向驱动机构;
所述下基座中部固定设有下固定模座,在下固定模座两侧分别滑动设有左下模座以及右下模座,且在下基座上设有驱动左下模座滑动的第一X向驱动机构、以及驱动右下模座滑动的第二X向驱动机构;所述下固定模座上安装有下定模,左下模座上安装有左下动模,右下模座上安装有右下动模,由第一、二X向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相应的模座带动模座上的模具移动,即,实现左下动模以及右下动模相对于下定模的移动;
所述上基座中部固定设有上固定模座,在上固定模座两侧分别滑动设有左上模座以及右上模座,且在上基座上设有驱动左上模座滑动的第三X向驱动机构、以及驱动右上模座滑动的第四X向驱动机构;所述上固定模座上安装有上定模,左上模座上安装有左上动模,右上模座上安装有右上动模,由第三、四X向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相应的模座带动模座上的模具移动,即,实现左上动模以及右上动模相对于上定模的移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X向驱动机构、第二X向驱动机构、第三X向驱动机构、第四X向驱动机构均采用气缸或电动缸。
进一步,所述Y向驱动机构采用气缸或电动缸。
进一步,所述装卡组件包括对工件径向形成限位的夹爪。
进一步,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对应设置的固定架,其中一固定架上设有从动轮、而另一固定架上设有主动轮,该主动轮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主动轮与从动轮间形成工件传送通道,靠主动轮以及从动轮与工件的摩擦力来驱动工件进入,当然,在工件送入时,也可以人工手动辅助,稍微向挤涨装置用力推动即可。旋转驱动机构通常包括驱动电机。
进一步,所述下定模两侧分别设有工作面,所述左下动模朝向下定模的一侧,设有与下定模该侧工作面配合的左配合面,该左配合面包括与下定模工作面接触的左定位面结构,以及与下定模工作面留有挤涨间隙的左成型面结构;所述右下动模朝向下定模的一侧,设有与下定模该侧工作面配合的右配合面,该右配合面包括与下定模工作面接触的右定位面结构,以及与下定模工作面留有挤涨间隙的右成型面结构。
进一步,所述下定模、左下动模、右下动模上分别设有卡槽,在下固定模座、左下模座、右下模座上分别设有与相应模具上卡槽配合的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利特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利特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76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