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7611.7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4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彭寿;王保平;张冲;侯建伟;吴星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8/18 | 分类号: | C03B18/18;C03B18/1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胡建豪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成型 工艺 用锡槽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装置,包括有锡槽,所述锡槽内设置有加工用的锡液,所述锡槽的底部设置有底砖,在所述锡槽的出口末端设置有断板抬升辊,所述断板抬升辊的上端高于锡槽内锡液的水平液面,所述断板抬升辊的后端设置有过渡辊,所述过渡辊的上端高于断板抬升辊的上端,所述锡液表面上的玻璃带与所述过渡辊相接触对玻璃带进行传动;通过在锡槽的出口末端设置有断板抬升辊,来移动断板后的玻璃带,使其可以正常生产,而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装置。
背景技术
浮法是熔窑内熔融的玻璃液在流入锡槽后在熔融金属锡液的表面上成型为平板玻璃的方法,锡槽是浮法玻璃成型的关键热工设备,锡槽内装载锡液,锡液表面漂浮熔融玻璃液,在合适温度梯度控制下,在拉边机的作用下,逐步定型,生产出所需厚度和宽度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定型后,在锡槽末端需要将玻璃板引出到过渡辊,连续不断送到退火窑。
锡槽本体是由耐火材料和钢板组成的密闭装置,锡液盛在槽内,过渡辊在出口槽沿外,用过渡辊将玻璃板抬起,拉出锡槽,玻璃板通过槽沿时,若高度过低,会造成玻璃板接触槽沿,造成划伤,严重时造成断板,所以过渡辊需要有一定的高度,对于超薄玻璃,由于玻璃板又薄又软,需要过渡辊高度更高。越高的抬升高度,玻璃板在引头子或者断板后,重新上辊时就越困难,造成断板的几率也越高。
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导致断板发生,断板后就需要人工打开边封开口,用钩子大铲等工具推送玻璃板重新上过渡辊,避免玻璃在锡槽内堆积,保持连续生产过程的进行。并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完成,否则就可能由于满槽,造成恶性生产事故。
在锡槽出口槽沿处,玻璃板被抬起后,会在锡槽出口区域形成一定距离的锡液,裸露于空间大气中,俗称三角区,该三角区最容易造成锡液氧化,形成锡灰,若粘在玻璃带上,形成沾锡和锡灰缺陷,粘在过渡辊上,形成划伤缺陷,因此在三角区需要及时将锡灰除去,一般是在两侧设置耙渣机,在耙渣机作用下,将锡灰引流至两侧离开主生产流,然后人工将锡灰取出。在锡槽工作一段时间后,沿口会将带出锡灰积累下来,粘在槽沿,当温度不合适等情况下,会对玻璃带造成板下划伤。需要人工清理槽沿。现有技术弊端如下:
1、如果出现锡槽内断板,需要人工以最快的速度将玻璃板送上过渡辊,否则将导致玻璃液在锡槽内堆积,导致满槽,严重时将导致长时间停产。
2、由于槽沿与上部的玻璃带之间只有约1~2mm的间隙,且槽沿总长度一般在5m宽度以上,因此清理槽沿锡灰非常困难,经常需要造成较长时间停产。
3、无论清理沿口锡灰还是漂浮在三角区边的锡灰,都需要打开锡槽边封,用工具插入锡槽内进行操作,多多少少都会导致空气侵入,影响生产工艺,造成锡液氧化。
4、处理断板是一个紧急而重要的工作,属于繁重体力劳动,且需要相当的熟练程度的技术人员才可以完成。造成企业人力成本高和人员劳动强度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装置,通过在锡槽的出口末端设置有断板抬升辊,来移动断板后的玻璃带,使其可以正常加工,而不影响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装置,包括有锡槽,所述锡槽内设置有浮法成型用的锡液,所述锡槽的底部设置有底砖,在所述锡槽的出口末端设置有断板抬升辊,所述断板抬升辊的上端高于锡槽内锡液的水平液面,所述断板抬升辊的后端设置有过渡辊,所述过渡辊的上端高于断板抬升辊的上端,所述锡液表面上的玻璃带与所述过渡辊相接触来进行传动玻璃带。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断板抬升辊的下面设置有石墨条,在所述石墨条的上端设置有卡槽用来安装断板抬升辊,所述石墨条分为左部的密封石墨条和右部的擦锡石墨条,所述密封石墨条的左侧端面与所述锡槽的底砖密封连接,所述擦锡石墨条的右端上部设置有尖部,所述尖部与所述断板抬升辊的表面相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76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胎的拉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沥青烟专用蓄热式焚烧炉防积油结构